山东民生网:首页 > 关注食品药品安全 > 热点观察

“民间数据库”打开食品安全新思路

时间:2011-06-2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丁永勋

    志愿者义务建立食品安全问题“民间数据库”,这种心系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公民精神,是化解当前各种疑难社会问题最值得珍视的力量,他们的行为,也提供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新思路

  复旦大学硕士三年级研究生吴恒用一个月时间,和34名志同道合者一起,做了一个《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新闻资料库》。在17天内,他们共查阅相关报道17268篇,约1000万字,从中筛选出有明确来源、有受害者的2107篇报道,制作了2849条记录,并为每篇报道提取了包括事发地、涉及食品的种类、对人体有害的原因等在内的关键词。

  6月17日,发布资料库及调查报告的官方网站“掷出窗外”正式上线并提供查询。这个项目的人力成本为零,所有搜集数据和建设网站的工作都是志愿者义务完成的,全部开销只有购买域名和空间的200余元。(6月20日《中国青年报》)

  食品安全问题,已成当下社会顽疾。按下葫芦又起瓢的食品安全事件,搞得人心惶惶,有人抱怨说不知道什么可以放心吃。有关食品安全的报道传闻纷繁复杂,甚至不乏前后矛盾、旧事重提的案例,更是搞得餐桌上风声鹤唳。对见诸报道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搜集甄别,立此存照,以资查询,为社会做了一件大好事。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便于公众知情和选择,也是对出问题企业和地方的一种警示。

  这些学生志愿者做的事,其实并不复杂,在网络条件下,也不存在什么技术难题。值得称道的,是这种心系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公民精神。这是化解当前各种疑难社会问题最值得珍视的力量,他们的行为,也提供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新思路。

  问题食品层出不穷,有人说是制度和监管问题,有人说是道德和信仰问题,争论的结果,短期内似乎无解。其实,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并没有那么复杂,只要做到内部加强监管问责,外部放开社会监督,鼓励消费者维权,多数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迎刃而解。现在的问题是,两方面都有待加强:监管标准和手段还有很多盲区,经常出现不作为、乱作为;问责和处罚高抬轻放,引不起痛感,更没有达到让制售问题食品者倾家荡产的程度。

  监管和问责不力,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监督压力。放开媒体和公众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最近,中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食品安全领域,加强社会管理其实大有可为。

  让社会参与管理食品安全问题,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公民之间的互相监督、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督、独立民间组织监督和舆论监督、通过维权等方式的消费者监督。行业内部的监督和自律,优势在于知根知底,了解行业标准和实际情况;消费者最关心食品安全,鼓励维权有利于对制假售假形成压力;独立民间组织,立场相对中立,更有可能代表普通民众利益。国外的情况表明,很多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经常是由独立的民间机构最先检测发布的,通过媒体的报道,起到了社会监测的作用。当然,这些检测结果有时候也会出现偏差甚至误伤,媒体因为专业知识所限,也有误报的情况。但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因为有竞争,有平衡的声音,最终更能接近真相。

  民间自发建立食品安全数据库,为保障食品安全献计献策,体现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这是最值得珍视的公民力量。实践证明,在这类事关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让社会参与管理,往往是最有效的。当然,民间的行动和热情,需要得到监管部门的呼应,配合更严厉的问责和惩罚,才能看到食品安全领域干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