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2-09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张宇鸿
大众日报平原讯 近日,记者在平原县举办的大型摄影展上看到,反映城市文化的镜头成了“主角”:“朝阳下的龙门楼”、“琵琶湾晚霞”、“三国古风”、“桃园三结义”等上百幅摄影作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66岁的摄影爱好者刘文生兴奋地表示:“古迹相连、故事相传,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感到幸福无比!”
在平原投资2亿美元创业的台湾晋亿集团董事长蔡永龙先生,每次来平原都要单独到城市大街和公园走走转转,对平原的城市环境非常留恋。他说:“这座小城虽然不是很大,但很精致。这里十步一景、百步一园,绿地碧波、大型商场、古典建筑和历史文化景点错落相连,即便盛夏时节也丝毫感觉不到乏累和焦躁,很陶醉!”
眼下,由东南大学齐康院士亲自主笔设计的平原文博园正加紧施工,这座建筑分为文史博物馆、少儿科技馆等5个体块,其谷仓型的设计,代表了“五谷丰登”和“天下粮仓”的吉祥寓意,又恰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天外福碟降平原”。文博园的对面是碧波荡漾、风景秀美的三国文化广场,汉风牌楼、三结义脸谱造型、展翅腾飞的红色凤凰等40多件雕塑处处蕴含着三国文化韵味,置身其中,能真切感受到桃园三结义的壮志豪情。
与三国文化广场相隔几百米的是琵琶湾公园。该公园因形似琵琶而得名,500亩的城市开放空间内挖掘、整理、塑造出了20多个历史古迹,龙门楼、文昌阁、张良辟谷桥、起龙桥、三步两眼井、民俗文化街、青川颊桥、水门洞等交相辉映,嫦娥奔月、刘备鞭打督邮、龙飞凤舞的张飞手书等故事引人入胜。
和谐广场和琵琶湾公园紧密连接。这个广场以平原古地图和后羿射日、秦皇渡津等传统神话和历史文献为主题,分别以炎帝、黄帝的历史传说为主题,结合天圆地方的布局形态,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两个市民活动场所,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传承文化的活动空间。
平原通过实施开全国先河的“初中进城”工程,关闭了所有的农村初中,在县城集中打造了5所中学。现代化的学校建筑风格、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精神焕发的师生队伍,也成了城市文化进步的显著标志。
“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品位的城市,一座城市,不能只用钢筋水泥来堆砌,需要用文化来滋养和浸润。文化不仅是城市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核心力量。”平原县委书记马善军这样解释,“这几年,我们一直坚持让文化成为城市的‘主打建材’,挖掘历史文化与打造时尚文化相结合,着力建设厚重大气的文化城,四年投了20多亿元,开工建设了近百项城建工程,文化建设项目接近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