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2-07 17:07:50 来源: 作者:
2011年9月至11月,为了解2012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意向 ,青岛市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历时三个月对十四所高校进行了“摸底”,其中包括青岛的四所高校。青岛市人力资源协会在驻青四高校(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发放了3200份问卷,了解该届毕业生对行业或企业选择理由、就业渠道与地区选择、薪酬选择等情况。问卷调查显示,物价上涨以后,今年两成以上的学生对薪酬预期值有所提高。
仅一成大学生选民企
青岛市人力资源协会负责人介绍,本次调查在青岛四高校共发放问卷3200份,有效2760份。调查主要包括七个部分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业或企业选择理由;就业渠道与地区选择;薪酬选择;有关求职的看法;关于校园招聘的看法;对高校就业指导的看法。“样本涵盖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四所高校近180余个专业;本科生2647人,研究生(海洋大学)123人;男生为1499人,女生为1261人;山东生源占总样本的68.08%,另有其他30个生源地的应届毕业生参加了此次的问卷调查活动。”
大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单位?从调查来看,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排名前三位,分别占到调查总人数的40.43%、39.75%、26.88%;民营企业占到调查人数的10.14%。但各高校是略有不同的,中国海洋大学更钟情于国家机关,其他三高校则是国有企业高于国家机关,青岛理工大学选择国有企业的比例相对较高。同去年相比,选择国家机关降低了七个百分点,这说明国考热在下降,这与今年的实际考试情况也是相吻合的,去年占第二位的是外资企业,但今年选择外资企业排在了国有企业之后,这也是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选择民营企业的仍较低,不过,青岛理工大学选择民营的相对其他高校要高8个百分点。
海尔海信等名企最受欢迎
企业在哪些方面吸引大学生?从调查看,发展潜力、薪酬和福利、企业文化和氛围成为多数毕业生看重的方面,分别占到59.13%、56.77%、48.40%;经营理念、企业规模、企业知名度与美誉、领导人风格也成为毕业生比较看重的方面,分别占到41.23%、37.79% 、32.64% 、30.11%;其他方面所占比例依次是:培训机会占26.16%,激励机制占21.12%,国际化趋势占16.86%,行业特点占9.35%。
收入高成为毕业生最看重的方面,占到总调查人数的51.67%;其他依次是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行业属于朝阳行业,发展前景好、行业的稳定性,分别占到总调查人数的44.20%、42.17%、39.09%;看重创业机会的人数比例只占到了调查人数的20.52%;在选择其他方面的4.78%的人中,兴趣爱好成为其主要考虑因素。
此外,整体数据同去年相比,选择高收入比今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而选择创业也上升了5个百分点。说明大学生择业更看重收入,同时,也有更多的大学生选择通过创业来实现人生价值。
青岛企业中海尔、海信是毕业生选择最多的企业,其次青啤、青建、一汽、青岛港、朗讯、软控等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企业,其他各行业青岛的知名企业也受到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青睐。从各高校情况看,山东科技大学的学生们的选择与其他三所高校有所不同,除了海尔外,其他企业的选择不集中,青岛地区主要集中在黄岛的瑞源集团等,这可能与该校新迁入青岛有关系。
在行业性质方面,政府机关、金融业仍然占比靠前,房地产业则大步退后。调查显示:政府机关、金融业、商贸业排在前三位,分别占到调查总人数的40.58% 、37.03%、35.91%。同去年相比,主要变化就是今年除去理工大学外,其它三所高校均未把房地产业列为前五名,而去年,房地产业的占比仅次于金融业与商贸业。看来,大学生的择业形势还是紧扣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
薪酬期望高于去年
物价不断上涨,青岛地区大学生对薪酬的预期收入有所增加。青岛市人力资源协会介绍,在1501~2000元/月之间是下降了6个百分点,2001~2500元/月之间下降了11个百分点,在2501~3000元/月之间基本持平,而在3001-4000元/月之间则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在4001~5000元/月之间则上升了近8个百分点,5000元/月以上也上升了8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在2500元/月以下,占比是下降的,在3000元/月以上则是上升的,在中间则是持平的。
调查显示:选择薪酬有70.00% 的毕业生是基于对自身价值的评价而确定的;47.35% 的毕业生是基于人才市场的行情而确定的;40.07%的毕业生是基于用人单位的实力而确定的;12.90%的毕业生是基于老师 、父母或同学的建议而确定的。其它方面的原因占比相对较少。在薪酬标准考虑方面,各高校基本一致,但同去年相比,主要是在基于自身评价方面上升了15个百分点,看来,这一届毕业生相比师哥师姐们更自信了。
■问题
人多经验少促成就业难
尽管现在出现了“用工荒”,但大学生就业并不容易。大学生自己对就业难的原因分析认为,大学毕业生数量太多,社会单位不要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所学知识、能力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要,这是毕业生就业难最主要的原因,分别占调查人数的62.50%,52.72% ,50.11% ;其它原因有:大学生不愿到郊县所在的单位上班占36.30%,社会单位用人需求不大占26.56%,大学生不能吃苦、眼高手低等主观原因占调查人数的22.86%。
这个数据同去年相比,顺序基本没变,只是在社会单位不要没有工作经验大学生及大学生所学知识、能力满足不了用人单位需求方面上升了近十个百分点,说明大学生更清醒地认识到了就业难的主客观原因。
毕业生认为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具有社会实践经历是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分别占调查人数的56.92% 、50.25% ;其它因素:学校知名度,占46.16专业符合社会需要,占46.12% ;社会关系,占34.10% ;取得相关证书,占30.18% ;心理素质 ,占28.23% ;学习成绩,占22.57% ;具有学生干部经历,占11.31% ;性别原因占7.14% ;外貌因素占3.80%。
学校就业指导需加强
毕业生接触就业信息少、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对社会缺乏了解、自身能力不足成为困扰毕业生就业的四大主要因素,分别占调查人数的42.93%、38.99%、36.02%、34.80%。在困扰就业因素中,同去年相比,信息量少、对社会缺乏了解占比增加,这说明各高校已充分加强提供信息能力,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沟通能力、心理素质、专业水平是大学生比较欠缺的素质,分别占到调查人数的51.92%、47.83%、46.38%;其次适应能力和组织能力也是毕业生较欠缺的素质,占38.84%和34.20%。
求职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67.03%的毕业生选择了如何面试;58.23%的毕业生选择了如何写简历;49.46% 的考生选择了了解企业;48.66%的毕业生选择了了解企业的选人标准;47.06%的毕业生选择了专业知识;36.78%的毕业生选择了如何谈薪酬福利;选择资格证书和如何着装分别占调查人数的 25.58% 和22.14%。
整体数据与去年相比,是有较大不同的,就是在如何面试、如何写简历成为大学生的最高要求,而去年这两项却是在第四至第五位。这说明各高校急需加强这方面的辅导。
■延伸
“月薪4000才会留青岛”
这份调查靠不靠谱?记者采访了海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四学生王海波和法语专业的王嘉慧。两位对薪酬的预期 ,均为每月3000元到4000元左右。“青岛的消费水平比较高 ,如果月薪不到3000元,我是肯定不会留在青岛的。月薪4000元以上才会留青岛。3000元在山东的一些小城市可能会生活得比较舒服。”王嘉慧说。
王嘉慧说,她们这一级学生对薪酬的要求要高于上一级的学长们。“对我们专业来说,3000元左右的工作还是蛮多的,但4000元左右的就不太好找了,国有企业和政府机关肯定是我们就业的首选,民营企业除非给的工资高,否则不会考虑。”
青岛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朱青文说,这份调查报告的多数内容还是比较贴合实际的。像政府机关、国有企业较受大学毕业生的青睐,5成左右学生希望留在青岛等内容与他所了解的学生的心态差不多。“不过,我们学校的大学毕业生对薪酬的预期要略低于调查所显示的数据。据我了解,青大本科毕业生对工资的要求一般在2500元到3500元之间,超过3500元的比例非常少。”
朱青文说,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各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越来越重。“很多毕业生在即将走向社会时是很茫然的,对用人单位和自身的情况都不了解,需要我们帮着去做职业规划,提供就业信息,帮助他们进行心理上的调整等。”超半数学生希望留青
虽然做青漂不容易,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希望毕业后留在青岛。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55.00%的毕业生希望能在青岛及周边地区就业;选择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毕业生占49.449% ;选择北京、上海、广州及深圳、中部大中城市分别占到了 25.14% 、20.65% 、19.20% 、16.56% ;西部城市和小城镇则较少有人选择。
较大的发展机会成为毕业生选择就业地区的主要原因,占调查人数的77.10% ;其它依次是良好的生活环境、良好的人才政策和良好的创业环境等,占比分别为31.67% 、25.94%、20.83%。在求职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调查的毕业生中56.31%的人表示实在无其他机会时可以接受到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工作:31.31%的人表示乐于接受到小城镇单位工作;12.11%的人表示去小城镇及乡镇单位上班坚决不能接受。
在上述数据中,各高校情况基本相同。只是山东科技大学在选择青岛及周边地区这一项时,是较低于其它三所高校的,一般低10~15个百分点。
本版文/记者 肖良华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