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家住滨州市麒麟阁小区的侯女士驾电动汽车在小区内倒车时撞上了一辆汽车上,尴尬随之而来,由于电动汽车至今不能界定为机动车,不能挂牌,也没有保险,两辆汽车的维修费用全部由侯女士承担。“没办法。”提及此事,侯女士依然一脸无奈:“我买的时候就知道电动汽车不能买保险,平时也是千小心,万小心,没想到还是出事了。”
省钱省事成消费者选择的最大理由
记者在滨州市采访期间发现,滨州市区“奔忙”的电动汽车数量并不少,主要以滨州市自产的红星电动汽车以及聊城高唐产的时风电动汽车为主,还有部分不知名小厂的产品。
滨州市黄河二路、渤海八路附近聚集了众多电动自行车卖家,在这条街上也有几家电动汽车的品牌店。在某品牌电动汽车的宣传单上,一辆辆电动汽车的外观大都与奇瑞QQ如出一辙,在这些宣传单上重点标注着:“19800圆您买车梦!”“节能,环保,百公里仅需5元!”
两万元购车,百公里仅5元,低廉的价格成为对消费者最大的诱惑。汽油
家庭轿车百公里油耗在40元以上。在汽油价格不断上涨的今天,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电动汽车节能价廉优势明显。
8月3日,记者来到黄河二路附近某家电动汽车展厅,销售人员介绍:“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可行驶120公里,百公里需要10度电,也就是5元钱。”
随后记者试驾了这种电动汽车,这辆外观与奇瑞QQ车几乎无异,但内饰及用料都非常简单。与燃油车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排气管,在车的尾部有一个接口,那是充电时连接电源所用,车辆开起来不会发出任何声响。
在车的内部,三个档位的简单设计也让人颇感新鲜,这三个档位分别控制着车辆前进、倒退和停止,而在驾驶员的脚下,也只有刹车、油门,没有离合器。
前来选购电动汽车的刘大爷对记者说:“百公里5块钱的费用,一个月也花不了100块钱,比汽车省钱的多。这种车不用挂牌,我都50好几的人了,也不想再去考驾照了,开这种车正合适。”
“家里人同意吗?”
“孩子不太让买,怕不安全,我一辈子没开过车,想试试。”
没牌、没保险,电动汽车违章难管理
据这家电动汽车销售顾问介绍:“目前全国电动汽车都不能上牌,这种车有限速,主要是老年人和不会开车的女士购买的比较多,现在买车还赠送价值500元的第三者强制险。”
“强制险?电动汽车不挂牌也能买保险?”记者问。
“这是我们厂家与保险公司联合推出的新险种,与传统意义上的强制险不同。”
“老年人开这种车会不会容易产生意外?”
“不会,在我们这里买车全部包教包会,而且车上都安装有限速器,最高时速50公里,很少出意外。”
记者随后电话采访了多家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均表示暂时还无法给电动汽车承保。保险公司表示,车辆要投保,必须有相当于机动车户口的车驾号、发动机号等资料,而电动汽车无法提供这些资料。由于电动汽车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法律上还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买电动汽车目前还不能上交强险。
滨州市太平洋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电动汽车撞伤人是按非机动车处理办法解决,责任就要视情况而定。机动车都有交强险,被撞一方可获赔偿,而非机动车的赔偿就相对较少。”
同样的难题也交给了交警部门,由于难以对电动汽车进行归类管理,交警部门在实际执法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由于电动汽车不挂牌,按规定不能按照机动车管理规定进行管理,目前电动汽车的性能往往不能同汽车相比,而且开电动汽车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和女性,他们的驾驶技术往往不是很好,经常会在快车道上开慢车,但电动汽车的体积不小,会给道路安全带来一定隐患。若走非机动车道,电动汽车体积大,速度快,挤占道路资源多,势必给非机动车道上其他行人的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极易造成交通拥堵。由于没有界定标准和管理办法,在执勤中,交警只是让他们靠边慢行,大部分以说服教育为主。
普通市民对于电动汽车同样褒贬不一,家住黄河四路康家小区的高明一说起电动汽车就摇头:“太慢了,开电动汽车的还基本不太会开,等个红灯能急死。电动汽车无牌无照,不怕监控摄像头,闯红灯的挺多,特别是在黄河四路,而且出了事故逃逸,很难找到人。”
鱼龙混杂的电动汽车市场
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发现,滨州市所谓的新能源车可谓“五花八门”、“鱼龙混杂”.同样的山寨QQ电动汽车,不同的销售商售价从15800元到49800元不等。3万多元的价格区间势必意味着产品品质千差万别。
记者还惊奇地发现了一款名为“混合动力新能源”的电动汽车,售价在19800至29800之间。这种电动汽车与正常电动汽车无异,但这款所谓的混合动力新能源电动汽车有油箱,可以加油1-2升,电池没电后,可启动车内的汽油发电机,转化为电力后继续行驶,以解燃眉之急。
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造电动汽车非常容易,全省有很多小厂子都在做,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不用挂挡,完全靠电力驱动,非常简单。电池也是最普通的铅酸蓄电池,这种电池已经有百余年历史,国家之所以不推广是因为这种电池易腐蚀、污染性大,使用寿命短,根本不能算是新能源。而国内大品牌的新能源电力车都是以锂电池为主的。”
不仅如此,这位业内人士还告诉记者:“省内的电动汽车厂大多没有家用汽车生产资质,产品也多是山寨,配件基本依靠采购,在厂里完成拼装。这些车没有ABS,没有安全气囊,甚至连空调都没有,车架焊接也完全没有标准。甚至有一些小厂子专门收购一些淘汰的QQ、奥拓汽车,拆卸、改装后,就成了电动汽车继续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