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菜价又涨了起来。笔者楼下的菜摊,原来1元多钱一斤的茄子和西红柿,现在卖3元钱一斤了。二两猪肉、一个茄子、两个西红柿、四个鸡蛋-邻居张阿姨老两口的一顿中午菜,就花了十几元钱。
菜价贵,市民生活支出增加不少。像张阿姨这样的退休职工,每天光吃饭就要30多元钱,一个月就要1000多元,占用了将近半个月的工资。
按理说,菜价涨了,农民该受益,可事实并非如此。从各地菜农反馈的信息看,卖菜难、收购价格偏低的情况仍然普遍。一些地方菜农种的大白菜由于卖不动,最后都烂在地里了。
菜价为啥这么高?流通环节多、周期长是一个重要因素。据商务部测算,我国蔬菜从田间到达消费者餐桌一般经过4—6个环节,每增加一个流通环节,成本将增加5%-10%;而且,由于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滞后,外调蔬菜还面临气候变化、路途拥堵等诸多不可控因素影响,造成大量损耗。不仅如此,由于产销信息不对称,物流组织不合理,进一步增加了流通成本,抬高了终端售价。在这方面,内蒙古农产品“绕道进京”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如今,内蒙古农民种植的蔬菜,在进入北京市场之前,许多都要先到山东寿光集中。为了能卖个好价钱,有些蔬菜甚至还要贴上一个“寿光蔬菜”的标签,以图有个好价格,然而一路下来,多出的运输费、场地费以及人力成本,最终都要加到菜价里,不折不扣地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类似内蒙古蔬菜“绕道进京”这样的流通问题,与长期以来形成的农产品流通市场格局相关,但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产销信息沟通的不顺畅。试想一下,如果北京消费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内蒙古农产品的质量,谁又会在意“寿光蔬菜”的标签?如果北京市场能够为内蒙古蔬菜搭建便捷的通道,内蒙古的菜农又何必绕道山东?
为通畅产销信息,主管部门需要继续推广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社对接等多种产销对接形式,打造更多、更有效率的渠道和产销链条。同时,尽快建立并完善公益性的网上蔬果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各地的供需信息,让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内的组织找到产销对接的方向,推动农民由“被动等收购”向“主动销售”转变。目前,商务部正在采取措施,试图拓宽畅通南北东西农产品大流通主渠道,开展了南菜北运和西果东送试点,已累计建设97个产地集配中心和30个销地交易配送专区,打造127条跨区域产销链条,为产销双方提供了更多便利。
当然,让过高的菜价降下来,在降低流通成本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蔬菜储备制度,引导农民科学种植,确保市场供应。只有多策并举,才能维持蔬菜市场平稳,才能更好地保障农民收益,让消费者吃上价格合理、安全可口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