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综合 > 中心活动

菏泽巨野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工笔画之乡”

时间:2012-04-28  来源:问绿网  作者:问绿网

  鲁网4月28日讯    近日,中国农民绘画之乡菏泽市巨野县喜迎新的发展机遇——巨野农民绘画培训基地正式投入启用,同时,中国工笔画学会正式命名巨野为“中国工笔画之乡”。据介绍,目前,巨野已拥有绘画专业村50个,长年从事绘画、装裱、销售的人员达7000多人。“十二五”期间,巨野计划每年培训农民绘画从业人员1000人,力争“十二五”末,实现产业增加值5亿元。

  昨天下午,“文化之春走山东”采访团抵达菏泽巨野县。在巨野农民绘画培训基地,一条电子标语正在循环滚动:热烈庆祝巨野被命名为中国工笔画之乡。这件喜事就发生在两天前。4月25日上午,巨野县大野泽公园北岸的巨野农民绘画培训基地名家云集。当天上午举行的基地启用暨中国工笔画之乡命名授牌仪式上,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著名画家冯大中向巨野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文林颁授了“中国工笔画之乡牌匾”。

  巨野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因古有大野泽而得名,是春秋“西狩获麟”之地。2000年11月29日,被中国文联命名为中国农民绘画之乡。其实,“忙时农耕、闲时绘画”已成为不少村民的生活方式和创收手段。1980年—1985年,巨野县从事工笔画创作的人员已发展到500余人,遍布全县十多个乡镇。

  姚桂元是巨野县里有名的工笔画专业户,上世纪80年代,他和一批业务骨干离开公办的县工艺美术厂,开始自己闯市场。他们分工协作,有的在家组织创作、有的在外跑销售。没几年的功夫,市场打开了,作品越来越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于是,姚桂元开始教身边的普通农民学画画:他负责设计底稿,教农民直接上色。这种方法简单易学,挣钱也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学习绘画。如今,他一手创立的巨野县麒麟镇红庙村绘画专业合作社已有百余名农民画师,“徒子徒孙”遍及全县。

  姚桂元告诉记者,一名农民画师绘制一张普通尺寸的牡丹需要四天左右,售价在600元左右。“画得好的售价更高,月收入能达到四五千元,上万的也有不少。”

  由于可以免费参加培训,再加上书画市场日臻成熟,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画师职业。据了解,目前,巨野已拥有绘画专业村50个,专业户500户,长年从事绘画、装裱、销售的人员达7000多人。2011年,巨野书画作品远销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及日本、欧美、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主打品牌工笔牡丹更是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八成,全县年销售作品70余万幅,实现产业增加值2.2亿元。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巨野县计划利用农民绘画培训基地的平台作用,在对现有农民书画队伍进行轮训的同时,每年通过培训新增绘画从业人员1000人,力争十二五末,巨野县书画创作及装裱、销售等从业人员达到12000人,实现产业增加值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