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综合 > 中心活动

投资山东峰会透露引资投资新动向

时间:2011-12-11  来源:大众网  作者:大众网

  12月9-10日,由大众日报和中国投资协会共同主办的2011年投资山东峰会交流对接会,2011山东最佳投资城市、最佳投资园区、投资山东杰出贡献人物颁奖典礼在济南举行。政、企、资、研、商会等各方面信息交流、智慧碰撞,热烈的气氛中,透露出引资、投资的诸多新动向。

  投资方看重项目盈利能力

  虽然目前国际经济形势不明朗、国内流动性偏紧,但从峰会上看,好项目仍是资本竞逐的对象。

  投资方更看重的是项目的盈利能力。山东省河南商会会长马怀山说,2011年河南商会在山东的投资有100多亿元,会员企业很关注教育、科研、医药等项目。“如果哪位认为自己的项目很有竞争力,就是缺资金,我们可以直接谈合作!”他发出热情邀约。

  “大家都在找机会,对于合适的项目,我们将采取参股的方式进行投资。”引资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占文表示,最看重的是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那些在行业中有一定地位的企业。“我们不干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进入企业就是要帮助企业上台阶。”他说。

  山东省福建商会常务副会长林时邦名下的海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管理着20亿元资金,他呼吁山东打开民间资本投资中小企业的通道。常春藤资本则刚在青岛注册建立了一支2亿元规模的基金,“我们打算两年把这2亿投出去,二期再投5—10亿。”常春藤董事魏锋说,他们更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聚焦蓝色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消费升级等领域有潜力的小企业。

  青岛贝尔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荣军透露了一个兄弟企业的项目:用秸秆同时生产燃料乙醇、纤维素、钾肥。语音刚落,就有人来索要名片。枣庄的飞艇产业园、禹城的生物谷等项目也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和企业的目光,有的提出去实地考察,有的要看项目详细计划书,有的谈下一步合作方式,可谓收获颇丰。

  “软环境”的分量越来越重

  在10日上午的颁奖典礼上,最佳投资城市、园区的负责人在台上再一次对客商发出了盛情邀请:“选择明水、拥有明天”,“投资兴业、选择岱岳”,“‘姜山’如此多娇”,“蓝色牟平,一见钟情”……

  “招商引资这么多年下来,如今投资者更看重你的服务怎么样。”东阿工业园管委会党委副书记许宗生说得很实在,“得让投资者来你这工作就像来到家。要不,手续半天办不下来,三天两头你来查他来查,人家来你这里干嘛?”

  他讲了一个“被暗访”的故事:2008年,世界500强企业印尼金光集团投资、中国最大的干脆面生产商珠海华丰集团入驻东阿。事后企业才告诉他,之前足足半年,印尼总部轮流派各个部门来园暗访,专门钻小超市、吃路边店、临走出点小难题,考察当地政治、经济、人文等环境究竟怎样。终于,企业打消了顾虑,一投就是上千万美元。

  “高效服务太重要了。”青岛贝尔特董事长曹荣军深有感触。他说,贝尔特在海阳投资建设的海洋生物产业园,从去年11月开工到今年8月投产,一共只用了10个月;而他的一位老乡在另一市投资,3年了还没投产,上亿投资搁置在那里急煞人。

  实际上,政府招商也变得“苛刻”了。淄川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郭守恒说,他们现在招商,要求项目每亩每年为地方财政收入贡献3万元以上,投资强度每亩不低于280万元。“效益好的给你优惠,效益不好的不让进。今年十几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没落下地。”

  加强区域形象营销

  国家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马宇是山东人,他建议山东及各城市、园区应专门进行区域形象的塑造推广,变“项目招商”为“区域招商”。

  “外地人都说山东的‘好客山东’旅游广告做得好,但招商引资广告比旅游广告难得多,毕竟旅游消费决策容易做,投资决策事关重大。”他说,“这几年,连商务部都在做‘中国制造’等区域品牌宣传。据我所知,眼下商务部正在做中国招商引资的形象片。”

  马宇认为这方面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做得很好。泰达从上世纪90年代就请专业机构设计LOGO、提炼核心竞争力,像包装一个产品品牌一样精心包装和推广区域品牌。2002年泰达组织的一个形象推广活动,甚至获得了当年的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国际公关类金奖。

  另外,马宇建议,招商要加强前期研究,精准地寻找和锁定潜在的对象,实现科学招商、精准招商。“锁定投资者,做个性化的招商引资,才能提高招商引资的投入产出。”

  浙商期货投资专家张松建议,山东要打开视野,在全世界寻求合作伙伴。“有一次我在北京一个展会上,看到一位中东商人很想跟一家参展的山东食用油企业交流,找不到翻译急得团团转。”他说,山东园区和企业应更多放眼国际市场,尽快找到一个最具互补优势、最能增益自身价值的对象把自己“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