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综合 > 中心活动

日照开发区从:一般到一流 嬗变

时间:2011-11-27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大众日报

  企业:从一个到一群

  11月18日,现代威亚第100万台汽车发动机在日照下线,总投资2.7亿美元的发动机·毛坯三工厂同时奠基。这是现代威亚汽车发动机这只“金鸡”继发动机一二工厂、模具、变速箱、车桥之后,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下的又一个大个头的“金蛋”。

  至此,现代威亚汽车发动机山东有限公司从2006年建成发动机一工厂至今,短短五年间便形成了以韩国现代威亚汽车发动机项目为龙头,以派沃泰变速箱项目、岱摩斯车桥项目、威亚模具项目为主体,以瑞荣机械、阿泰克汽配、三宝汽配等20余个项目为配套的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年产汽车发动机整机达60万台,并向全球15个国家供应160万套毛坯,汽车及发动机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迅速崛起。

  今后三至五年,该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年产值将达500亿元,成为国内一流的汽车及零部件专业生产基地。

  项目:从一期到N期

  与现代威亚一样,从一个龙头项目开始,陆续带来一群项目;从一期开始,继而新上二期、三期的大企业还有亚太森博浆纸、凌云海糖业、中纺粮油、凌海大豆加工、华能日照电厂、青岛啤酒(日照)公司等20多个企业,他们在建成一期的基础上,纷纷上马二期项目、三期项目、改扩建项目和产业链延伸项目,总投资达500多亿元。

  位于开发区内的山东亚太森博浆纸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木浆生产企业,公司在项目一二期投资150亿元的基础上,近期又新增投资300亿元建设三期工程。规模不断壮大,龙头带动作用不断提升,配套产业乘势而上。围绕亚太森博为中心,近700家制造纸管、纸芯等产品的相关中小企业落户开发区,每年创造产值近亿元。

  作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精炼糖厂的凌云海糖业集团在续建二三期项目顺利投产的基础上,又投资5.6亿元,建设年加工大豆120万吨的粮油项目,开发区专门为其成立“上市办公室”。各大项目追加投资的“海绵效应”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比比皆是。

  “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二期、三期的不断投入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创造并且积累了很多丰富的专业化服务的经验,这些经验有助于完善并且拉长产业链条,进而催生四期、五期甚至是N期效应,形成我们开发区的特色产业体系。”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马维强说。

  近年来,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靠海临港的优势,牢牢把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转方式调结构和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机遇,大力发展蓝色经济,突出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依托大项目大企业,全力打造浆纸及印刷包装、汽车及发动机零部件、海洋装备制造、海洋食品及粮油加工和现代服务业的“4+1”特色产业体系,形成“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争取用5年多的时间,打造千亿级的汽车城、千亿级海工城、千亿级食品城和500亿级浆纸城。

  环境:从一般到一流

  为何会有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不断追加投资?又为何会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不断落地?日照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毛继春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回答:“企业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全方位、全天候、保姆式地服务好我们的企业,把我们开发区打造成为最关爱企业的园区。”

  说到就得做到。

  为此,开发区专门出台了扶持企业转型升级、产业集群培育的8个文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财政每年拿出1.5亿元,用于企业技术改造、自主创新、上市、品牌打造以及产业集群发展。

  该区还专门聘请了40多名企业家为全区经济顾问,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开通了企业直通车、企业联系热线,共商发展大计;召开企业管理现场会,问计于企业;企业列席参加全区重要会议并在前排就座……

  一流的厂房、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体现的不仅仅是一流的投资环境,也彰显出日照经济开发区“当家人”一流的发展理念。

  到今年10月底,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各类在谈推进项目57个,其中涉及发动机零部件、海洋装备、制浆造纸等一些行业,计划总投资760多亿元。已培育了8家过10亿元的企业,3家过50亿元的集团企业,预计全年工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打造国家级一流开发区的宏伟目标催人奋进、指日可待。

  从从一个到一群、一期到N期、从一般到一流,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进行着华丽的“一”字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