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综合 > 中心活动

青岛市民有望享免费中医体检

时间:2011-11-25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李晓哲 韦丽丽

1.jpg
11月11日下午,市南区人民医院的医师给居民做中医体检。记者 李志波 摄

  青岛市将进一步推进“医改”,继续推行“医卡通”建设,计划在2013年年底全市医院联网实施“医卡通”;将把中医体质量化辨识从目前试点的三个区向全市推广,明年年底前,市民有望做免费的中医体检,并得到中医专家的健康建议;此外,青岛市“医改”试点市即墨市还将再前进一步,建立公立医院管理中心,监督卫生机构的服务……今年是第一轮三年“新医改”的最后一年,11月24日下午,市卫生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市提高医院服务水平有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明年本市在医改方面又有大动作,多项惠民措施将得到推广。

  中医体质量化辨识明年有望推广

  “‘新医改’第一轮是三年,今年是最后一年,第一轮马上就要结束了,大家非常关心下一阶段怎么办。”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局副局长张华说,对于下一阶段国家的“医改”政策,市卫生局也在密切关注,但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政策出台。

  “但是有一点,‘医改’是肯定要继续下去的。”张华介绍,这三年“医改”中,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重点任务在青岛都在扎扎实实地推进。

  “虽然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第二轮‘医改’的具体措施,但是方向性的东西是比较明朗的。我们将继续推进之前的改革措施。比如,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将进一步探索是否能够扩大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和范围。”张华介绍,今年,本市在全国公共卫生服务要求之外,在市南、李沧、黄岛三区增加了中医体质量化辨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点,这三个区的居民接受中医体质量化辨识全部由政府埋单。

  据了解,中医体质量化辨识,是通过望、闻、问、切,综合受检者的身体、睡眠、饮食等各方面状况,输入专门的信息系统,对受检者的体质进行鉴定。张华说,从试点情况来看效果非常好,通过中医辨识,医疗服务机构为市民进行个性化、量化的体检,同时结合这份检查为市民提供个人健康指导。“明年我们想扩大这一免费项目的范围,并扩大服务范围。”张华介绍,市卫生局有望在明年底在全市推广这一项目 ,让更多人享受这一免费的中医惠民措施。

  全市推“医卡通”还要再等等

  目前,青岛市已经在即墨市人民医院、胶州中心医院、城阳区人民医院开展了“医卡通”试点。“医卡通”何时在全市推开?在新闻发布会上,张华给出了答案。

  她说,今年9月29日,青岛市启动了青岛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将来建设结束后,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就都可以推行“医卡通”了。“信息化这一工程,初步预计是到后年年底结束,到明年年底以前完成三项主要任务。”

  据介绍,青岛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立足于全市层面,既包括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系统,也包括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之所以要等信息化建设完成后才在全市推广“医卡通”,是为了避免单独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同时确保各医院在信息沟通上的无障碍。

  等“医卡通”在全市推广后,居民只要在医院看过病,包括在基层医疗机构看过病,只要有一张“医卡通”,所有的检查、体检等健康信息都可以记录下来,这样就实现了医疗机构之间的互通互联、资源共享。“例如,患者在这个医院十天前刚做过一个CT,在另外一个医院就可以看到结果,就没必要再做一次了,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张华介绍说,全市推广“医卡通”后,不仅为患者节省了就医时间,不用一次次排队了,而且上级医院还可以对基层医院进行技术方面的支持。

  建医管中心即墨试点再进一步

  张华介绍,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国家已经确立了16个试点城市,其中不包括青岛。但青岛不等不靠,自己来推进这项工作。此前,青岛市选择了即墨市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市,成绩不错。而下一步,该试点还将有新动作。

  “下一步,该试点将实现管办分开,建立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张华介绍,青岛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已经批复了该机构的设立申请,下一步将陆续招收、招考各种人员,建成这一机构。

  记者从即墨市卫生局获悉,该批复对医管中心的职能进行了界定。“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应坚持管办分开,卫生行政部门实行全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政府办医疗机构履行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能。”即墨市卫生局工作人员解释,这个中心的作用是将建设和监管分割开来,为市民提供卫生服务的机构和监督这些服务的机构分离开来,实现有效监管。

  根据批复,该中心核定事业编制19名(其中新增编制13名,其余编制从即墨市卫生局所属事业单位中调剂),领导职数配主任1名、副主任2名,其管理范围为即墨市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7家医院已实现电子叫号

  对于今年青岛市在医院服务和“医改”等方面的工作,市卫生局副局长张华介绍 ,自2010年3月份开始,青岛市卫生局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了创建“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的活动。今年,市卫生局又启动了九项工程为患者做好服务。

  例如,在 2010年,青岛市在市卫生局直属的13家医院和青医附院、青岛阜外医院设立门诊大厅服务总监,今年此项工作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推开;为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市卫生局要求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建立“服务窗口等待电子叫号”系统,目前全市已有17家医院建立该系统,使患者可以在候诊区等待诊治。

  此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还被要求增设便民服务设施,如在医院门诊大厅设置了“统一标识、统一规范”的便民服务处,开展业务咨询、接受投诉、免费提供轮椅、设立饮水机,有的医院还增设了检查结果自助打印机,改善候诊区条件等,方便群众就医。全市35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对80多个病种实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推行标准化诊疗 ,即对同一病种患者统一检查、手术、治疗等标准,既保障了医疗安全,又减少了大处方 、滥检查;同时落实分级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大力开展医疗美容服务、人体器官移植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组织医疗质量、药品合理使用等各类检查20多次,提出整改意见、建议500多条。本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均设有医疗纠纷投诉受理专用工作室,并配备专人负责对出院病人实行一周内电话随访和沟通,征求患者对医院的意见;全市二级以上医院门诊服务窗口被要求建立“服务质量电子评价”系统,目前已有20家医院建成该系统。

  发布会上“医生收红包”成热点

  在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局副局长张华还就本市医院服务水平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没想到获得提问机会的两名记者,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医生收受红包问题。

  一名记者提问说,自己最近正好有亲戚就医,碰到了医生收红包的事情,想问市卫生局,对于医务人员收红包的现象怎样杜绝?而下一个提问的记者,同样说到了红包问题,她还给出了一个建议,“有些大夫特别好,患者主动来给送红包,有一些确实无法拒绝的,他们就把这些钱转到患者住院押金里。建议这种做法在医生中推广。”

  对此,张华表示,红包问题不仅在医疗行业有,在其他行业中也有。对于收红包的问题,市卫生局曾经做过一次专项调查。在这项调查中设计了一些问题,如“你有没有给医生送过红包”、“你送红包是为什么”。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统计,市卫生局把调查情况对外公布,并接受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等监督。

  张华说,这个调查结果显示,患者送红包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出于感激,这个大家都理解,人之常情,平常邻里之间、朋友之间有帮忙的也会想表达表达。第二,也是比较大的比重,是担心,他们会想,如果不送会不会得不到好的服务?这两块占得比较多,而相当少的市民选择‘医务人员索要’这一项。”

  对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张华说,市卫生局态度非常鲜明,是极力反对、禁止的。她说,纪委监察部门最近几年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去年提出了“四不准”,通过各种渠道征集意见、接受投诉,还专门成立了一支行风稽查队,发现医院存在类似问题立即查处。“这种处理不仅仅是当月奖金(扣发),还包括职称,都有不同的要求。”

  张华说,市卫生局会一如既往地去抓这项工作,同时也欢迎市民及时给卫生部门提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市民如有建议、意见或举报医生收受红包,可以拨打电话85755393。文/记者 李晓哲 韦丽丽(署名除外)

  ■相关新闻

  医院制剂利润不得超过5%

  半岛都市报11月24日讯(记者连茂明) 自2012年1月1日起,山东省医疗机构制剂就不能随意定价了。近日,山东省出台办法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制剂实行政府指导价,最高零售价格按照保本微利原则制定,利润率不得超过5%。

  据了解,该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两年,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制剂价格的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制剂实行政府指导价。省价格主管部门负责制定驻济省(部)属医疗机构制剂最高零售价格,设区市价格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其他医疗机构制剂最高零售价格。具体零售价格由医疗机构在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格内制定。制定和调整制剂价格,应当严格执行规定的定价原则、定价办法、定价程序。设区市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和调整制剂价格,应当在执行前 10个工作日内报省价格主管部门备案。

  办法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制剂最高零售价格按照保本微利原则制定,其计算公式为:最高零售价格=制造成本×(1+利润率 )。其中,制造成本由材料费、包装费、综合费用构成,利润率不得超过5%。

  省物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医疗机构如有未经申报自行制定制剂价格,超出最高零售价格销售,或采取降低质量、数量、以次充好等手段变相提高价格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行为的,价格主管部门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