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8-10 来源:济南日报 作者:白鹏飞
2011年,山东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25元,这些钱都花在什么地方?记者从山东省卫生厅获悉,以居民健康档案项目为例,截至今年6月30日,全省累计为7355.45万城乡居民建立档案,这份跟随居民一生的健康档案将记录个人健康状况,为居民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诊疗服务。
居民健康档案如何建立?一位社区医生告诉记者,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非户籍居民,他们主要通过门诊服务、入户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为居民建档。在患者就诊、复诊时,接诊医生还将负责更新健康档案,并予以保管。“目前,具备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摆脱传统纸质档案查阅和更新不及时的弊端。”天桥区卫生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经过授权的医务人员可实时查看记录在案的每位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如果居民到辖区医疗机构就诊,昏迷了不能说话,只要输入姓名,居民身体健康状况,有没有慢性病,以前都吃过哪些药,在电脑上全都看得一清二楚。我们就能根据其健康档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天桥区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份档案将跟随一个人一生。
从2009年开始,全国开始逐步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山东也随即启动。记者获悉,根据省卫生厅统计数据,截至6月30日,全省累计为7355.45万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6.53%。同时,0至6岁儿童、孕产妇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规范健康管理分别达到397.91万人、63.01万人和812.26万人。
很多市民担心,个人的健康隐私会不会因建档案泄露出去?对此,山东要求,居民健康档案中的个人信息不作为信息公开的内容,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的过程中坚持自愿原则,加强对健康档案信息的规范管理,防止居民健康信息外泄。
据省卫生厅相关人士介绍,居民健康档案是医务人员了解服务对象健康的背景资料,为服务对象提供连续性、综合性、针对性诊疗服务的重要依据,也是卫生教学科研、评价医疗质量、实施预防措施以及处理医疗纠纷等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