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8-08 来源:新华网 作者:钱荣 王志
为更好地满足群众司法需求,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近两年来通过“网上法院”“法官工作室”“驻村法官”“流动法庭”等创新举措,打造“不下班的法院”,不仅方便了群众,也改变着法院与群众的关系。
借助网络,把分散的社区和群众的呼声连在一个平台上,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是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创新举措之一。济南市中区法院在网上建起了便民服务qq群,办案法官在线受理社区居民的咨询和求助,让人感觉“法官就在身边,服务就在眼前”。随着济南“网上法院”工作向前推进,现在,无需多次往返于法院,只需打开电脑,当事人就可以在自己家里通过网络进行在线预约立案,接受法院送达,查询案件审理(执行)进度,对法院工作建言献策。
此外,济南历城区法院还设立了诉讼服务大厅,开通了视频接待系统,屏幕上的影像清晰流畅,当事人可直接与法官进行“面对面”交流。章丘市垛庄镇年近八旬的杨老汉,家距法庭有30多公里的山路,往返要一天的时间。听说法院在村委会设立了“网上法院”,杨老汉便到村委会起诉。开庭那天,法官电话通知杨老汉的两个儿子到村委会,通过远程网络视频“开庭审案”。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调解,化解了杨老汉与他两个儿子之间的赡养纠纷。
近年来,发生在社区里的拆迁安置、物业管理、邻里关系等纠纷越来越多。为将这些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诉前,化解在基层,济南中院出台了《关于构建预防化解涉诉矛盾纠纷一体化工作机制的意见》,在不设法庭的乡镇(街道)建立“法官工作室”,在村(居)和企、事业单位设立“通联法官”,他们查民意,化纠纷,促和谐,受到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