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1-12 14:03:56 来源: 作者:
据财新网报道,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与中国房地产研究会等上周六联合发布《2011年中国城市科学发展综合评价报告——城市与人》。报告调查了中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发现北京上海等经济发展总水平进入前50名的城市中,只有七个城市的财政公共投入也同时进入前50名,有22个城市在公共服务分享类项目中被挤出前50名。
在北京、深圳两个城市的调查也显示,居民满意度最低的是房价、物价和社会公平,以户籍区分的外来人口,在收入、居住、社保、就业、个人发展机会、教育、医疗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平,城市社会公平问题日益突出。
据报道,去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是49.68%,“十二五”期间,还有45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这意味着中国将进入城市型社会,未来每年将有上千万的农民从农村进入城镇生活。
然而,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杨旭指出,城市内部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很不协调,经济发展的高水平并没有相应地带来城市公共服务和居民实际分享成果的高水平,东莞、佛山、成都、呼和浩特等一些快速发展的城市尤其明显。
报告认为,民生项目没有成为中国城市的发展主导,更多还只限于应急、被迫或小恩小惠,城市政府管理者不清楚老百姓的切身需求,城市发展具有“盲目性、单向性”,且缺少制度保障,必然导致极其随意的“以人为本”,随时都可能出现侵犯居民利益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