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0-15 13:48:26 来源: 作者:
2011年只有31%的人得到加薪;79%的人表示,物价上涨影响到生活质量
2010年11月8日,北京,一位顾客买完快餐后离开。 财新记者 牛光/摄
【财新网】(记者 蓝方)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一路上涨,职场人的薪酬是否也随之水涨船高呢?
2011年10月14日,国内人力资源服务商智联招聘(下称智联招聘)发布一份名为《物价与薪酬涨幅特别调查》的报告。8716位接受调查的职场人士中,仅有31%的人在2011年得到加薪。
报告显示,食品、住房和子女教育,乃居中国职场人消费开支的前三位。46.6%的职场人认为食品价格上涨最明显,25.9%的职场人认为住房价格上涨最明显。几乎所有职场人都感觉到物价的上涨。其中,79%的人表示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
与飞涨的物价不同的是,职场人的工资却无相应提升。仅4.3%的职场人士对自己的薪酬水平“还算满意”,71.5%的人则对薪酬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之所以不满意,在于薪酬涨幅远远落后于CPI。
调查发现,五成人表示,工资上涨幅度远远低于物价上涨幅度,而认为工资上涨幅度高于物价上涨幅度的人群占17.3%,认为工资上涨低于物价上涨幅度的占71.9%,还有10.9%的人认为两者基本持平。
智联招聘人力资源总监张勇表示,近两年物价上涨较快,员工涨薪的潜在需求较高,不涨薪或涨薪幅度低于物价涨幅,会间接刺激一部分职场人士寻求“副业”;同样,对部分有跳槽意向的职场人士反而更慎重,小幅度的薪水提升,难有吸引力。
张勇认为,理想的薪酬变化应该是和物价变化、行业薪酬整体水平变化、企业销售收入及利润达成情况相一致,且能够体现员工应有价值。当薪酬发生变化时,首先应该评估与当地物价的变化是否相适应,同时对比同行业同类型岗位的薪酬水平,再次需要评估自己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从而判断薪酬变化的合理性。
当认为薪酬与个人价值不匹配时,职场人需要进行正确判断,要弄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不能以薪资作为衡量自己价值的唯一标准。应更多从职业发展、能力提高等方面综合考虑,切勿轻易和草率跳槽。
作者:蓝方
(责任编辑: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