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综合 > 民声民情

改变命运,不靠读书能靠什么

时间:2011-08-30 10:16:03  来源:  作者:

    开学前夕,人民日报再次发文指出,读书改变命运地观念,正受到现实的挑战,许多农村子弟放弃高考,而其他的向上通道也越来越窄。2010年946万高考考生中,弃考人数接近100万,除了21.1%的考生选择出国,另外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农村的考生,他们多数选择读职校学技术或者直接打工。

    “弃考族”中,经济因素当然是重要障碍之一。调查显示,高学费让不少贫困家庭陷入了“债务危机”,为培养一个大学生,国家级贫困县甘肃省会宁县贫困家庭普遍负债在5万元左右,相当于10年以上的家庭纯收入。但是,在中国这么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深入骨髓的民族中,如若看到希望,大部分家长即使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

    问题是,“好不容易跳出去了,怎么又回来了?读书还有用吗?”看到村里在家待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的村民发出这样的疑问。长久以来,中国人有两个出身——家庭和大学。中国人执着于送孩子上大学,其实源于个人对身份的焦虑。农村人要跳出“农门”做城市人,大学生则要想方设法跳入“龙门”做体制内的人。可是大学生越来越普及,这条上升路径越来越窄。

    大学生就业首选公务员这一“黄金道”,4000人中选一个被戏称“摸彩票”。垄断国企是次选,但铁饭碗也是奇货可居。于是,“蚁族”只能在中小企业就业,可是在这轮经济危机中,中小企业才是最大的受害者,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岗位。而大学生如果选择自己创业的话,由于种种原因,成功的也是凤毛麟角。属于他们的发展空间实在难言“广阔”。

    如若真如报道所说,“弃考族”能唤醒人们“改变以城市和权力为轴心分配资源的现状,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实在是民族之幸。但显然这一“分蛋糕”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这一艰难的时刻,更迫切需要的是大学的“教统”是否闪烁着微光,不舍弃不放弃,给穷孩子希望和梦想。如果“弃考族”的用脚投票能倒逼大学改革,倒逼起点上的教育公平,那么一个“可敬的大学”未来或许能医治“失衡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