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综合 > 飞越视界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协常务副主席——朱全增

时间:2014-01-12  来源:山东民生网  作者:山东民生网

 

     近年来,山东省美协经过不懈努力,探索出建设“美术强省”的新模式。正因为如此,山东美术进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山东绘画的整体风格越来越鲜明和突出,形成中国美术版图上的新高地。一个“美术强省”的不懈探索,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有益经验。

    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协常务副主席朱全增。  

    以现代意识激活传统积淀 重铸齐鲁美术魂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协常务副主席朱全增正在筹备“美丽山东·翰墨齐鲁”2014迎新春全国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暨大型笔会,记者看到,在邀请的名单里,多是中国美协和各省市美协负责人。“活动很简朴,主要是为了展示我们齐鲁美术的风采,同时与多种美术和文化风格交流碰撞,互相学习。有几个省的美协主席都认为,山东美术目前全国第一,齐鲁绘画的独特风格正在形成。”朱全增告诉记者。

    记者感受到,这些年山东美术工作的最大变化,就是打造了一系列有文化底蕴和灵魂支撑的系统工程。朱全增说,省文联的领导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过去有人说山东美术“群山连绵,不见高峰”,从2010年起,省文联和美协推出“齐鲁颂·‘三个一百’美术创作工程”,围绕“百处山东重要名胜古迹”“百位山东历史文化名人”“百项山东重大历史事件”,组织全省画家进行创作,这使山东美术有了提纲挈领的“灵魂”,一下子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上。

    借古开今是中国艺术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之一。山东启动“三个一百工程”,就是为了激活厚重的齐鲁文化积淀,催生有时代特色的群体艺术风格。省文联党组书记于钦彦表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齐鲁大地,才会孕育出众多千古传颂的文化名人,众多才华横溢的文化名人,才会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推动历史前进。因此,‘三个一百’就是齐鲁文化的主体,艺术地再现‘三个一百’,就是艺术地弘扬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

    在一次由山东省美协组织的研讨会上,来自北京的美术评论家刘曦林、王镛、徐沛君等认为,文化底蕴深厚的齐鲁大地孕育了大批有典型学术指向和文化标识的画家,山东历史上曾出现李成、张择端、梁楷、高凤翰、郭味蕖、李苦禅、于希宁等在中国美术史上有代表性的画家以及一系列代表性作品,形成了齐鲁风格的美术基础。时至当代,美术已经成为社会文化整体变革中的一部分,变革的动力既来自其发展的自律逻辑,也来自与社会文化语境对于美术思潮的深入影响,无论是山东本土还是从山东走出去的画家,都打上了深深的齐鲁文化印记。虽然这些画家年代不同,风格迥异,但在创作审美品格上都体现出齐鲁人的沉雄、内敛、刚健、质朴、灵秀的内在特征,同时,也凸显了新时期“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敢为人先”的山东精神。

    为了体现厚重的传统文化和崭新的山东精神,省文联和美协全力推进“三个一百工程”。据朱全增介绍:“百处山东重要名胜古迹”创作于2010年1月启动,之后历经创作动员、选题申报、作品创作、草图观摩、初评复评、终评定稿等阶段后,最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专家组成的评委会确定了67件国画、37件油画、1件水彩画和1件版画参展作品。从泰山到黄河入海口、从孔府到蓬莱阁等标志性的文化遗迹、自然风光和园林景观,都成为画家创作的源泉。这些作品既切入“百处山东重要名胜古迹”的命题,又不拘泥于题材本身,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和巧妙的构思达到了题材与内容的统一,把齐鲁大地上的名胜古迹升华成为一种象征意向,展示了“象外之象”“境外之境”的审美意义。

    王镛说,“这些名胜古迹对山东画家来说格外熟悉和亲切,有些景点就在他们生活的地方,与他们的人生经历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感联系。”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刘健评价说,美术资源和美术阵容是齐鲁文化的亮点之一,百处风景名胜的创作是中国山水画和油画风景画的一次中西融通。艺术家们对山东名胜古迹的深入解读和独到体验,最终都在作品中表现出来了。

    2012年8月,“百处山东重要名胜古迹作品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幕。这次展览代表了当代山东山水画和油画风景画创作的雄厚实力和最新成果,为当代中国美术的主题性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接着,“百位历史文化名人”创作工程也于2012年2月正式启动,将在2014年大众艺术节期间进行展览。另外,“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也于2013年十艺节期间举办,72幅中国画和油画作品,表现了1840年以来的历史时期内,山东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重大历史事件。

    朱全增说,“三个一百工程”有近千位有实力的画家参与,囊括了山东画坛高手,其创作活动面积之广、学术地位之高,在山东美术史上是空前的。这个活动调动了山东美术家的创作豪情,对推动山东美术创作水平的整体提升将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彰显和提升了齐鲁美术家队伍整体阵容,形成了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齐鲁艺术景观。 

    用大品牌凝聚起大兵团“双向”作战 刮起“山东旋风”  

    2013年,新加入中国美协的山东画家达到76位,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这既反映了山东美术创作力量的不断壮大,也显示出国家层面对山东画家的认可。山东美术正以越来越鲜明的形象,出现在中国乃至世界舞台上,呈现出一种“高地效应”。

    这一切,源于山东省文联和美协不断向外界推出山东美术大品牌,以此凝聚起大兵团作战,使画家有了精神的归宿感和自我价值实现后的成就感,在全省营造出一片浓郁的美术创作氛围。

    曾经有几个问题,让朱全增感到困惑,一是山东著名画家队伍很庞大,但是流失现象严重;二是山东画家实力雄厚,很有底蕴,但是性格内敛,不愿意过分张扬;三是具体创作实践非常红火,理论研讨是条“短腿”。

    而实施“走出去“战略,举办大的品牌活动,大兵团作战,则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有一件事给朱全增以极大启示。在推进“三个一百工程”中,山东省美协借力发挥,做好结合文章,成功组织策划了“山东中国画山水作品晋京展”。

    2012年4月28日到5月9日,经过两年时间筹备,山东中国画山水作品晋京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了山东76位知名山水画家的109幅精品力作,展览显示出鲜明特点:一是展览以“讴歌祖国山川、礼赞齐鲁大地”为主题,不仅充溢着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真切热爱,也凝结着对和谐幸福生活的由衷赞美,充满着强烈的时代感。二是地域特色浓郁。山东的山水画家在充分吸收齐鲁文化营养的基础上,将自然的山山水水注入了自己的人文情怀,实现了地域性与创作个性的水乳交融,使展览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三是艺术水准高。参展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兼容南北,融和中西,对传统笔墨语言进行大胆革新与尝试,形成了中和雅正、温柔敦厚、刚健雄奇、美轮美奂的艺术特色,在中国美术界独树一帜。这次晋京展是山东美术史上一件具有开拓意义的大事,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领导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认为,山东这次山水画进京展,规模之大、档次之高、学术性之强,是其他省份很难做到的。更有北京的著名评论家说:看了山东的这个展览,等于看了全国美展。

    山东省美协主席张志民说:山东自然应该亮出自己的文化品牌。但是文化品牌的诞生,既不能靠自然生成,守株待兔,也不能生硬打造,拔苗助长,它需要一种大氛围、大环境的熏陶与煎熬,美协就应该提供一种凤凰涅槃的“香木”,为熔炼新的山东艺术品牌提供一种温度,一种容器,一种视角。

    “晋京展”的成功,也给朱全增以极大启发。有着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如此强大的美术家队伍,山东美术应该从更高的高度去梳理,去发展,去弘扬。从这一理念出发,山东省美协以“三个一百”工程和“山水作品晋京展”为良好开端,以生活和创作为根基,持续性、整体性、大规模、高强度地打造“晋京展”等高端品牌活动,对强化山东绘画整体风格的形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继“山水作品晋京展”后,山东美协还陆续将其他画种分期在中国美术馆亮相展出。这一个个展览,就像阅兵式上一个个整齐划一、声势浩大的方队,接受人民的检阅。为了保证展览的专业水平,每个活动都要邀请中国美协组织专家评审团,确保展览达到较高水准。

    这些品牌活动展示出秉承传统、植根本土、博采众长、开放创新的“齐鲁画风”,在中国美术界刮起一股“山东旋风”,让大家对山东刮目相看,也让画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得到空前的提高,他们的创作视野更加开阔。

    山东美协鼓励美术家走出去,写生,交流,学习。通过送画家到北京、浙江等地高校学习,从笔墨技法到现代意识上丰富了当代山东水墨画的表现语言和精神内涵,融合北派水墨的质朴雄浑和南派绘画的空灵秀逸。山东画家也在世界美术领域展示着自己的风采。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四国期间,张志民、朱全增和几位山东美术家参加了在吉尔吉斯斯坦举办的“和平之旅”作品展,以高超的美术水平、深厚的艺术修养,获得了中外方领导的好评。

    另外,“引进来”的步伐也在加快之中。在山东,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经常举办各种创作、展览、交流活动,其中画展几乎天天都有,朱全增和美协其他领导会热情地出席、主持、讲话。

    通过这些大规模的展览和创作活动,从整体上调动齐鲁绘画的创造激情和滚滚不息的生命活力,山东省逐步锤炼出一支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画家为主力的德艺双馨、基础扎实、功底深厚的庞大的美术人才队伍,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创新,促使山东美术形成一种前行动态,继而推动山东由美术大省向美术强省转变。  

    既做社会“压舱石”又与市场和国际接轨 激发创造活力  

    一位山东艺术家这样说:行船的人都知道,出海必须有压舱石,否则是很容易翻船的。而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历史、宗教等等,就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压舱石”。艺术的“压舱石”蕴含着一些千古不变的原则,比如追求真善美,比如鞭挞假恶丑,比如“接地气”,等等。

    朱全增说,山东美协的工作,就是要把艺术打造成整个社会的“压舱石”,让它成为饱含“真善美”的精神家园。在具体操作层面,一方面,鼓励艺术家走近百姓,深入基层,体验火热的生活,感悟鲜活的社会。山东省美协多次组织画家,到沂蒙山腹地、台儿庄古运河、钢城、大海集团、潍坊、青州、东营黄河口、泰山等地进行写生。2013年9月22日,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和全省十七地市部分美术家协会主席组成的山东美术名家采风团25人,走进蒙山大洼艺术谷采风。当晚,美术家们不顾路途疲劳,举行大型笔会活动,创作了《壮哉蒙山》《沂蒙金秋》等50余幅作品。至于各市的写生活动,也是有声有色。2011年,日照市租了一辆大巴车,载着20多位画家,沿着亚欧大陆桥写生,耗时50多天,走过了13个省市,行程5000多公里,创作了一幅长达130米的作品《日照陆桥万里图》,轰动一时;另一方面,积极鼓励画家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献爱心,搞慈善,净化自己的心灵。2013年4月,为了支援四川雅安地震灾区,山东举办救灾笔会,上百名艺术家挥毫泼墨,现场创作书法精品百余幅。而每当地震、洪水、火灾发生时,或者社会上的弱势群体需要救助时,有着强烈责任感的山东画家群体都会挺身而出,鼎力相助。

    在保持优良传统艺术“基因”的同时,还必须提升艺术的创新力,与市场接轨,与国际接轨,打造能够引领时代风潮的艺术品牌,这样才能以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带动文化产业的大繁荣,这是山东省美协做的又一件大事。

    山东是整个中国书画市场的主要板块,而青州是山东书画市场的“领头羊”和“风向标”,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青州书画市场的交易额超过120亿元。它的成长壮大,既源于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群众基础,更在于政府和美协的全力扶持。朱全增说,目前,山东省美协正在配合青州实施国际书画城工程,这一工程占地500亩,一期工程投资达到50亿元。书画艺术城建成之后,会成为集展览、展销、会议、金融、拍卖、创作、培训为一体的艺术中心,我们希望它能成为全亚洲的艺术中心。

    在美协助推下,除了青州,济南、潍坊、临沂、枣庄、淄博、青岛、烟台、日照、菏泽等地的艺术市场也极为火爆。

    朱全增告诉记者,山东省美协还在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的新模式,引入一个国际通行的美术双年展品牌,这就是起源于威尼斯的“国际美术双年展”。

    在济南市高新区齐鲁文化创意基地,“山东双年展”的匾牌非常醒目。现在,山东双年展的组织形式和办展形式初步确定,展览将每两年举办一届,首届山东双年展将分为四大板块:“泰岱旭日”国画展、“凤舞九天”书法展、“返璞归真”油画展和“今日印象”当代艺术展,突出齐鲁文化的当代性,仅书画作品就将达到1000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