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春天来到,全家踏青游成了沪上家庭的节日首选。 “久在樊笼里”的都市人,纷纷将挖野菜作为一大娱情项目。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里,微博上晒出了不少“野菜照”。许多人发帖,称采到“天然无污染”的野菜后很兴奋,急着和家人一尝为快。不过,几位专家却通过晨报提醒大众要当心“野菜病”:在废弃荒地采摘的野菜不一定“绿色”,如分不清品种误食有毒野菜会引发急性食物中毒;而油脂成分低、纤维含量高的野菜,胃弱人群食用后会产生不良刺激,因此建议胃疼、患有胃溃疡的人少吃等等。
踏青归来,“野菜病”频发
“清明假期,我想去有春天的地方踏青,带个小铲子挖野菜,撒开脚丫追蝴蝶,欣赏一片油菜花地……”节前,网友“晴朗琥珀”发帖这样构思自己的“野菜游”。
“清明时节温度适宜,家人一起扫墓,挖野菜。”将挖野菜作为踏青游重头戏的家庭大有人在,大家纷纷晒出了自己挖野菜的现场照。而在菜友论坛里,当季的野菜也成为大家的讨论热点。
记者注意到,绿地、公园、郊外的田头林下水畔,是大家挖野菜的“主阵地”。网友“橹声已逝”发帖:“今天和弟弟全家一起去郊外一日游……正是春天的最好时节。我们在鱼塘周围采了许多野菜,有荠菜、马兰头、枸杞头,还在菜园里摘了豌豆苗、茼蒿、香菜、韭菜等等。”
微博用户“粥粥悦”发帖:“外婆带着‘小花生米’路边摘野芹菜,天然无污染的野菜,好香啊!”赞同野菜“天然无污染”这一观点的人很多,更有不少爱美的女生认为吃野菜有瘦身清肠的功效,因此跟风做起了野菜私房菜。
不过,兴致勃勃地去挖野菜、烧制野菜私房菜后,不少人却感觉身体不适,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腹痛腹泻。
网友“红柚添饭”发帖称最近回家乡,“在有历史年份的河畔挖了很多野菜,品种多而绿色,装满车子的后备箱”,感觉蒲公英对胃口所以吃多了,“以致出现胃胀胃痛和腹泻,很是痛苦”。
李小姐带儿子去农家乐,在荒地上摘了不少野菜,回家拌凉菜,当晚胃痛了半夜。
野菜不宜多吃,可能会引发胃痛等不适
对于挖野菜和吃野菜,专家在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表示“不是很赞成”,并提醒大家要当心“野菜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范建高教授告诉记者,每年急诊都会见到不少因误食有毒野菜导致急性中毒的病例。“不是所有野菜都能吃!缺乏必要鉴别能力的家庭,在组织野菜游时,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同时,他还提醒挖野菜时一定要多观察其成长环境,“长在路边郊外的野菜更加绿色、更加环保?未必!大多数野菜往往长在废弃的荒地,如果附近有工厂,水源可能受过污染,再加上大量汽车尾气排放,以及土壤亦可能因污染而存在铅、汞等重金属超标,我觉得这种环境下生长的野菜,最好还是少吃或不吃。”
范建高还指出,野菜不一定好吃,对于某些人群来说食用后会对身体特别是胃部产生不良刺激。“与一般蔬菜相比,野菜的油脂成分偏低,纤维含量高。我们在吃野菜时,大多凉拌、清炒,用的油也很少。有胃病的人吃下去后,胃肠可能会受不了,会造成胃炎和胃食管反流,引起胃痛、胸骨后烧灼感和返酸等不适感受。因此最近胃不舒服的人或者患有胃溃疡的人要少吃野菜,并且吃的时候要细嚼慢咽。”
奉贤蔬菜站研究员陈龙英多年从事包括野生蔬菜在内的特种蔬菜种苗研发,在基地里研发种植过许多野菜,如羊栖菜、菊花脑、枸杞头、观音菜以及埃及野菜、日本野菜等。昨天她也明确告诉记者,不提倡大家去采摘野菜,尤其不要吃生长在田头的野菜,“农民打了农药后,可能会把多余的药液倒在田头,这样的野菜吃了,肯定不妥当。”另外像一些家常野菜,她也提醒不要多吃,“二月兰也可以做菜,但吃得太多,会导致眼皮肿、脸肿,还是控制食用量为宜”。
“有一种皮炎叫植物日光性皮炎。因为很多植物包括野菜、蔬菜里含有不同程度的光敏性物质,如果过多食用,会导致人体暴光部位产生瘙痒性的水肿性红斑。”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教授方栩提醒大家,野菜味鲜但不宜过量进食,“对于患有日光性皮炎的病人,我建议他们要少吃草头、蕨菜等野菜。”
蔬菜专家:阳台上种野菜,要选病虫害少的
不少人对于在自家阳台上试种野菜也跃跃欲试。梁小姐是个都市新菜农,由于身边缺少野菜达人的指点,她面对着网上搜索到的数十种常见野菜名单犯了难:“哪些野菜适合家养啊?会不会有毒啊?看网上的照片,好几种野菜的叶子都很像,分辨不出来。”
对此,陈龙英建议:“要想在家里阳台上种野菜,我建议要选择病虫害少的品种。像芝麻菜,很少有病虫害,可以不断地采摘叶子。再如马齿苋,种子在春天播种,一直到霜冻前都能长叶,通常在9月份后开花结籽。另有一种叫费菜,也叫救心菜,是多年生植物,冬天时根不死,开春后叶子长出来就可以吃,病虫害也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