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2-19 来源:海峡食品安全网 作者:海峡食品安全网
近日,在第二届食品、药品质量与安全分析测试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集大生物工程学院教授黄志勇告诉记者,他与同事针对一次性餐饮具中残存的甲醛展开过研究。实验所选用的材料均是购自超市和食品批发市场的一次性餐盒、一次性纸杯和一次性塑胶杯。结果发现,尽管只是微量的,但可以肯定,一次性餐饮具中都残留有甲醛。这些甲醛是因为制造一次性餐饮具过程中使用了胶粘剂等原材料而残留下来的。
假如残留在餐饮具中的甲醛不会溶出并附着到食物中,似乎并无大碍。但黄志勇的实验却证明,一次性餐饮具中残留的甲醛在多种情况下会溶出。
一次性餐饮具中残留的甲醛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溶出?黄志勇说,一般用一次性餐饮具装固态食物,比装液态食物安全一些,因为液态食物与餐饮具的接触面更大。
黄志勇介绍,实验中他们曾用装了25℃水、95℃水和60℃4%乙酸三种溶液的一次性餐饮具进行浸泡试验,结果显示,三种溶液对甲醛的溶出能力依次为60℃4%乙酸>95℃水>25℃水。
实验还发现,曝晒或加热的一次性餐饮具其甲醛溶出量高于恒温静置的。另外,外壁印有图案的餐饮,比没有印图案的餐饮甲醛溶出量高,其原因可能是印刷的油墨含甲醛。
黄志勇提醒,在使用一次性餐饮具时,长时间盛装液体,尤其是酸性液体,或者用微波加热、太阳曝晒都可能导致餐具里更多残留甲醛溶出。所以,快餐盒里最好别装醋等酸性液体,更不能用微波炉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