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0-12 来源:中国山东网 作者:中国山东网
自今年7月份以来,济南警方不断接到市民报案称公交车上钱包被偷,10月9日下午6点,济南公安公交分局的民警在山东省立医院附近将两名公交车上多次行窃的嫌疑人抓获,作案嫌疑人竟是两名男女聋哑人,作案工具是一个又一个的单肩背大包,面对自己在公交车上行窃的监控录像,两名嫌疑人供认不讳。
聋哑人公交车上演“双簧”行窃
今年7月份以来,不断有市民向济南警方报案,在公交车上钱包被盗。接到报警后济南市公安局公交分局高度重视,第一派出所调取了案发公交车的视频监控进行分析,在7月28日和9月19日不同车次的监控录像中,均发现了犯罪嫌疑人偷窃的过程,通过分析,警方确认了两名犯罪嫌疑人的身份,陈某(女)和张某某(男),两人是江苏籍老乡,年龄都只有20岁,其中张某某之前曾因为盗窃罪判过刑,具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
在9月19日的一段视频监控中可以清晰地看见两人偷窃的过程,在行窃的整个过程中两人进行了细致的分工,张某某主要负责观察周围情况,陈某实施了偷窃。偷窃过程中,陈某将随身携带的大包放在胸前作掩护,右手伸进一妇女的包中,随着公交车的晃动小偷也不断调整自己。在整个行窃过程中,被盗窃妇女的丈夫正位于女贼的后面,但直到妇女的钱包里面的5000块钱被盗窃了也未发觉,下车后发现才报警。
在另一段监控录像中,两人更是配合地天衣无缝,在男方实施盗窃过程中,女方一直在边上望风,等男的得手之后,先用手捏了一下自己的胳膊,之后打了一个手势,并用手指指向车上的一个妇女。“这其实就是男的告诉同伴,偷了那个妇女一个皮钱包,并比划了多大,暗示下一站要马上下车”,接手此案的公交分局第一派出所副所长王刚告诉记者。
住所翻出20个大包 都是作案工具
在两名嫌疑人租住的房屋内,民警找到了将近20个大包,都是清一色的单肩包,以女士用包居多。这些包都是嫌疑人用来盗窃的作案工具。民警李咏利向记者详细讲述了嫌疑人的作案过程,并总结出了聋哑人作案的特殊性。
该案中的两名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作案的时间和地点都变化很大,要在济南市180多条公交路线4000多辆公交车中锁定嫌疑人难度很大。经过长期的分析研判,民警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在反扒中进行了有目标的调查,经过长期的蹲守最终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聋哑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都有自己特有的联系方式,两个聋哑人在大街上认识可能很快就能成为朋友,但是对正常人却很警觉。”民警李咏利介绍,参与盗窃的陈某之前在江苏一聋哑学校学习了9年,但是从学校出来之后,因为择业困难等原因,最终还是走了扒窃这条路,很令人痛心。
两名聋哑人今年6月份来到济南,归案后后供认了三起参与的扒窃案件,涉案价值7000余元,赃款均被两人挥霍完毕。
民警提示:秋冬季节乘车更要“看紧钱包”
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身上的衣服会逐渐增多,这也给小偷扒窃提供了便利,在乘坐公交车或在人比较多的场合时,市民需格外小心,一定要把随身携带的包及财物放对位置,最好把随身背的包放在身体前方并用手按住。很多女士斜挎包并把包放在胸前,以便腾出手来投币、刷卡的做法就较为安全。男士喜欢在裤子的后袋放钱包或手机,而这是最不安全的做法,尤其是上车时,集中精力投币、刷卡,注意力通常不在屁股后面,极容易被窃。
(责任编辑 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