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8-11 来源:人民网 作者:人民网
今年以来,淄博市村镇建设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为重点,以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为突破口,加大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入力度,深入开展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居住水平不断提高。
扎实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该市把加强农村住房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着力点,结实实际,扎实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自2009年3月份启动以来,已有253个村庄实施改造,其中城郊村203个、城中村50个,累计完成农房建设72522户、870万平方米;在建35972户、360万平方米,共腾空土地2.2万亩。2011年该市计划新开工农房3.1万户,截至6月底,已开工21197户,占年度任务的68.4%。农村危房改造三年计划完成23354户,截至6月底已完成投入8.2亿元,改造安置20714户,占三年任务的88.7%。通过大规模的农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全市将有12万余户、近40万农村居民受益。
抓好中心镇、中心村建设。该市确立了集中建设30个中心镇、突出抓好300个中心村(农村社区)、优化市域“四个层级”统筹发展格局的要求,并狠抓落实。今年计划完成256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36087.2万元。中心村建设参照城市社区和小城镇的标准,严格按照规划建设,深化中心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三清四改四通五化”,逐步达到统一供电、供水、供热、供气,逐步实现小区化管理,集中处理垃圾、污水,建成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优化、水面净化、村庄绿化、民居美化、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管理有序的生态和谐文明中心村。
积极开展村镇环境综合整治。该市积极参加全省开展的“百镇千村”建设示范活动,共有1162个村庄已进行了村庄整治,村容村貌明显改观,2011年有6个镇、46个村获“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山东省村庄建设示范村(新型农村社区)”荣誉称号。高度重视村镇环境建设和垃圾治理工作,积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建设,初步建立起了“户集、村收、镇运、区县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村镇环境进一步改善。桓台县、高新区2009年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全覆盖,镇村垃圾建立了科学规范的运行管理体系。
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积极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申报工作,力争有一批镇(村)成为国家级、省级名镇(村)。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对全市村镇历史街巷、传统民居、文物古迹的布局、规模和状况进行调查摸底,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指导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今年4月,省检查组来淄博市检查指导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桓台县新城镇和周村区王村镇李家疃村的保护工作受到检查组领导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