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综合 > 民生报告

省体育局局长张松林谈“转方式、调结构”在体育工作中的运用

时间:2013-08-29  来源:山东省政府网  作者:山东民生网

1.jpg

     记者:张局长您好,此时距离全运会开幕还有几天时间。山东体育经历了十一运的辉煌,请您先介绍一下今年全运会我省参赛情况。

  张松林:好的。今年是体育系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体育工作的全运年,今年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参加在辽宁举行的第十二届全运会。7月16日,山东代表团在济南正式成立,这也标志着我省备战全运会工作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本届全运会,我省共有838名运动员将参加28个大项、283个小项的比赛,参赛人数创我省参赛全运会历史新高。参赛运动员中还包括张继科、李晓霞、周璐璐、张成龙等4名伦敦奥运会冠军和21名世界冠军,山东代表团整体实力有了新的提升。在先期结束的全运会竞走、男排、现代五项等项目的决赛中,我省运动员不畏强手,团结拼搏,夺得了1金2银5铜,为山东代表团开了个好头。加上参赛伦敦奥运会带入的奖牌,目前我省在第十二届全运会奖牌榜上以12.5枚金牌列全国第二位。这些都为山东代表团打好十二届全运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强化了赛前训练和赛中指挥方案的制定,加大科医保障力度,狠抓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要求每一名运动员、教练员在赛场内、外都必须讲文明、讲礼仪,不能给山东代表团抹黑,确保干干净净参赛。代表团全体同志有信心、也有决心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重托,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夺取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记者: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按照中央的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请问省体育局系统对照中央的要求还有哪些方面的工作需要重点改进?
 
  张松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省体育局近期工作的另一重点。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安排,省体育局于7月19日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对局系统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安排。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作风建设,将集中解决“四风”问题,而“四风”问题在省体育局系统都不同程度存在,主要表现有:一是学习抓得不够紧,满足于一般性学习传达,学不深、学不透,很难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创新工作。对干部重使用,轻培训。二是文件、会议质量不高,对工作的推动力不强,甚至远离工作实际。各类简报太多太乱,会议太多,质量不高。三是民主集中制贯彻不够好。个别领导班子还存在决策随意,甚至出现“一言堂”的现象。四是骄娇二气有所抬头。有的干部、教练员以功臣自居,思想松懈、作风懈怠,牢骚多,批评不得。五是创新精神不够强,与省委“调结构、转方式、争创发展新优势”的要求和建设体育强省的任务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六是管办分离工作不到位,该管的工作没管好,不该办的没放下去,强化了办事、弱化了管理。体育局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制定计划、规划,出台政策不够。七是单项体育协会作用发挥不够,总体上是管的有余,开放不足。八是公平、公正竞赛群众满意度还远远不够。特别是省运会运动员“假引进”和竞赛不公会挫伤广大教练员、运动员的积极性,制约竞技体育发展。
 
  这八个方面的问题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病根都是一个,就是群众观点淡漠,为民信念缺失。大家必须在思想上警觉起来,勇于直面矛盾和不足,敢于揭丑亮短,给思想来个大扫除。省体育局也将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把听取意见贯穿全过程。十八大明确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体育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体育系统要认真思考体育工作如何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民生,把工作的中心瞄准基层和百姓,使体育工作真正惠及百姓。 
 
  第十二届全运会是开创新风的一届全运会,山东代表团把参赛全运会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实践,在参赛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好各项作风建设要求。山东代表团成立时,会议安排在机关办公楼会议室召开,控制规模、规格,简化了会议议程,总共40分钟;代表团出发前打破以往安排送行仪式的惯例,团部人员根据需要分批抵达赛区。赛后各运动队返回时将只安排简单的迎接活动;精减了团部工作人员,不安排与运动会无关人员观摩全运会;要求各运动队严格执行赛会的食宿标准,严禁超标;要求各单位在我省运动员获得金牌后不举行燃放鞭炮、送喜报等庆祝活动,局机关只在办公楼一楼的电子显示屏上显示成绩和喜报。
 
  记者:“转方式、调结构、争创发展新优势”是当前各行各业的发展思路,体育系统“调、转、创”重点在哪些方面? 将采取那些措施?
 
  张松林: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调结构、转方式、争创发展新优势”的精神,我们于今年6月底专门召开了省体育局系统务虚会,围绕建设体育强省这一纲线和目标,用两天的时间专题研究、梳理和讨论体育工作今后的发展思路和转变方向,研究如何处理好“继承”与“调、转、创”的关系。通过务虚会,我们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实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均衡、协调发展。山东竞技体育这个“长板”要继续保持,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这两个“短板”必须拉长。体育要融入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不能游离在社会发展之外,办成大体育。体育工作也要从以“办”为主向以“管”为主转变,充分借助社会力量。推动体育工作转型发展主要在三个大的方面。
 
  一是努力推动群众体育转型发展。推动群众体育转型发展,核心任务是加快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关键是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需要各级政府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把建设群众健身场地设施作为为民办实事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需要立足群众参与体育、享受体育的需求,建设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建立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开展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使群众的体育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公共体育设施向群众开放也是一个大的方向,8月1日,省体育中心体育场内场地塑胶跑道在晨练时段免费向公众开放,老百姓的反映就很好,这也应当是公共体育设施服务大众的必然选择。
 
  作为体育职能部门,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切实抓好我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落实。制定《山东省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3-2015年)》,对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开放和全民健身指导服务等各项指标提出细化要求,努力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同时继续举办好以全民健身运动会为代表的体育活动,进一步扩大参赛主体、创新竞赛平台、开展项目推广计划,努力吸引更多群众广泛参与。加强全民健身组织和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推进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为群众科学健身提供更多的指导服务。
 
  二是努力推动竞技体育转型发展。竞技体育具有展示体育魅力、弘扬体育精神的重要功能,一直以来,我们发展竞技体育,主要依靠举国体制,集中优势体育资源,取得了很好的运动成绩。但对于三大球和一些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简单沿用举国体制的思路和办法,与项目的发展规律并不吻合,也很难解决体育如何服务大众的问题。因此,认真研究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解放思想,打开视野,敢于创新,借鉴国际上以竞技体育俱乐部、单项体育协会、学校体育联赛等多种模式发展竞技体育的经验,广泛借助社会各方面力量,探索普及竞技体育项目的有效方式,探索提高竞技水平的多种渠道,探索推进竞技体育项目产业化的具体途径,走出一条符合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具有我省特色的新路子。在这方面,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从2011年开始我们与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举办全省中小学生体育联赛,目前开展了六个项目:田径、游泳、乒乓球、足球、篮球、排球,2012年又开始举办全省高校三大球联赛,这些比赛利用假期和周末举行,去年参赛人数就超过了三万人。这样就将学校体育和选拔后备人才结合起来,相信今后会对夯实我省竞技体育的基础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是努力推动体育产业转型发展。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健康产业。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群众体育消费需求不断提高,体育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011年,省体育局成立了体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对体育产业的管理、引导和服务。近期,国务院和省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意见》,我们要把握好这个难得的机遇,制定发展规划,制定《山东省体育产业2012-202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出台《山东省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落实引导资金,联合统计部门尽快启动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同时精心培育体育产业市场主体,加快培育以俱乐部为主体的体育健身市场,积极探索以健身服务业、竞赛表演业和商业开发为支柱的场馆运营模式,加快繁荣体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