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综合 > 民生调查

记者体验精神病人护士生活

时间:2011-11-17  来源:  作者:

  11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走进了一个男病区。

  整个病区干净、宽敞,透过明亮的玻璃隔断可以看到,每个小房间也整洁非常。此时此刻,所有的病人都由护士带领在餐厅接受“工娱疗”。

  “为了让他们能够尽快恢复健康,医院可能还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创造更好的治疗条件、提供更全面的医护服务。”护士刘楠(化名)对记者说。

  刘楠今年40多岁,在该院从事护理工作已经21年。在她看来,护理这些“特殊患者”的工作复杂而琐碎。“病房14名护士一天24小时三班倒,除了进行检查、注射、观察等基本护理外,还要进行大量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

  “比如,为病人铺床就很重要。”她说着,教给记者:除了要保持床铺的干净、整洁外,更要严格检查病区内是否存在危险物品,比如绳子、打火机、锐器、塑料袋等。如不及时发现,就有可能造成精神病患者自伤自杀等严重意外。

  4号房间是监护室,床上蓝底色白条的床单洗得很干净。记者按照她的指点铺了几张床,床垫下、枕头里、床头橱内和这几位病人衣服的口袋都仔细检查了,没发现什么东西。

  “可还不只这些,我们还要对病人进行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看护病人进食,协助他们洗澡。”刘楠说,精神病患者生活自主能力衰退,年龄大、躯体疾病多、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病人更需随时观察和照顾。

  刘楠拉着记者坐到了病房走廊的长椅上。“坐在这儿不是休息,而是密切监护所有病人的一举一动,第一时间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她说话的时候,不时有病人从我们跟前经过。

  “晚上值班也要坐在这里值守。”刚刚下了大夜班的张伟廷(化名)正好路过。他凌晨1点上班,每10到15分钟就要在全病区细细观察一圈,给病人掖被子、观察患者呼吸、留意重点病号,然后就坐在长椅上严防异常情况。“最近重点观察室有一位病人易早醒,后半夜三四点钟常出现躁闹、情绪激动,这一阶段需要格外注意。由于几乎天天都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只要上夜班就必须保持清醒,连小眯一小会儿也不敢。”

  “理解这些的人太少了。”张伟廷说,不少朋友听说他在这里当护士,都问“那里吓人吗”;也有人说这是份“闲差”,“每天就是喝茶看报、管管病人”。他苦笑着摇摇头:“有的病人10天半个月拒食,我们耐心劝说,掰开馒头一点点喂;还有的病人容易突发冲动,产生不理智行为,我们要冒着被打的危险上前保护,以免患者受伤……”

  “精神病人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刘楠说,“其实他们并没有那么可怕,也仍然需要温暖的帮助。应该有更多的政策措施来减轻精神病人家庭的负担,全社会也应当真诚地协助家属和医院开展好精神病人的治疗和康复,让他们更快地重获精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