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综合 > 民生调查

莘县“留守儿童”有了“警察妈妈”

时间:2011-11-04  来源:齐鲁网  作者:张国军

1.jpg
莘县公安局局长于继谔在医院看望生病的留守儿童孟迪


 2.jpg
警察妈妈在陪孩子们看书

3.jpg
莘县公安节日里请留守孩子们吃大餐


  近来,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的“留守儿童”有“警察妈妈”陪自己读书做游戏了,针对当地农村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莘县公安局成立“留守儿童之家”给孩子们送去温暖。

  “留守儿童”有了“警察妈妈”

  日前,记者来到莘县公安局成立的“留守儿童之家”,和孩子们一起感受这个家庭的温暖。

  针对当地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加的趋势,莘县公安局党委根据“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中收集到的留守儿童问题,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警察妈妈献爱心活动实施方案》,采取“一帮一”结对帮扶的形式,要求每名女民警加强与贫困学生、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失足青少年的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神、物质、学习帮扶,真正起到了“帮扶一个儿童,温暖一个家庭,影响一片群众”的成效。

  莘县公安局局长于继谔告诉记者,“在安抚这些孩子上,女民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女性独有的细腻和母性,很快就能融进孩子们的心灵,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于局长还对记者说,自己每每到乡镇和村里巡查,看到这些留守的孩子们时,心里总不是滋味,很酸楚。要尽最大力量去温暖和帮扶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记者了解到,女民警们实行“一帮一”的形式,结对儿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和帮扶,让这些留守儿童们体会到父母般的温暖。记者在采访中,见到莘县公安局的女民警正在给孩子们讲警察抓小偷的案例,讲和犯罪嫌疑人搏斗的情景,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端坐入神。不少孩子表示,自己长大了也要当警察,抓坏人。

  在“留守儿童之家”体验警方温暖

  家住莘县城关镇邹李园村的孟迪小朋友母亲已去世,父亲在外,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女民警在“一对一帮扶”活动中认识了小孟迪。孟迪生病住院后,莘县公安局长于继谔知道后很是挂念,来到县医院看望慰问,并仔细地询问医生,孩子的病情怎样?

  自从莘县公安局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这些留守儿童再也不感到孤独落寞了,能在这个家园里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畅享童年的快乐和喜悦。

  记者走访全县几处“留守儿童之家”发现,莘县公安局全局各基层所、队统一在一楼或办公院内的平房,利用荣誉室、阅览室、心理减压室,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让留守的孩子们拥有自己的欢乐家园。

  “留守儿童之家”是按照‘六个一’的标准配置设施:一部亲情电话、一个书橱、一些适宜青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籍、一张学习桌、一部电视或者多媒体、一些文体娱乐设施、玩具等。”于继谔告诉记者,“配备这些设施目是让孩子们在心灵上不再有孤单感,使孩子们有一种家庭般的归属感,书籍和文体设施,更让孩子们健康地成长。”

  记者了解到,莘县公安局还组织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每年给留守儿童过一次生日、每月对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家访、每周让“留守儿童”和父母通一个电话、帮助留守儿童每月给父母写一封信,汇报生活、学习状况,增强感情上的交流。针对一些特别困难的留守儿童,莘县公安局实行亲情结对,开展“一对一”重点帮扶活动,比如为留守儿童购买书包、铅笔、作业本以及衣服等必要的生活用品,帮助解决学习、生活困难。

  截止到目前,莘县全县共设立“留守儿童之家”33处,组织活动45次,参与留守儿童257人,拨打亲情电话382个,帮扶留守儿童463人。莘县公安局局长于继谔对记者说,局里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深入地了解到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帮助留守儿童家庭解决民生问题,现在据初步统计,已经解决民生问题1231件,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