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8-13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王群 单克
青岛黄海学院的刘仕春,17岁那年失去了双臂,但她自强不息和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令人钦佩。从一个健全人到失去双臂的一级残疾人,从辍学打工到复读重圆大学,从被动接受别人的援助到可以帮助他人走出困境,从一个农家女孩成长为青岛一名大学老师直到为人妻、为人母……刘仕春以超常的毅力证明:她是生命的强者。
今年29岁的刘仕春来自四川资阳一个偏远山村的贫困家庭。17岁那年,她为筹措学费打工,因一场触电事故,双臂高位截肢。乐观坚毅的刘仕春以口代手学会自理,学习写字。多少次磨破了牙龈和舌尖,血水混着口水顺着笔杆淌下来……经过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她终于掌握了口书技巧,在辍学近5年后,重返校园复习参加高考,2004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被青岛黄海学院破格录取。
勤奋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大学期间,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坚强的刘仕春用脚滑动鼠标,把筷子绑在断臂上敲击键盘打字,学会了熟练操作电脑。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刘仕春口衔毛笔苦练书画。她还时常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学弟学妹们沟通,解开他们的心结。
2007年,刘仕春毕业了,酷爱心理学的她如愿以偿,留校成为了一名助理心理咨询师。"那些有苦恼的同学,看到了我,知道了我的经历,他们就找到了振作起来的理由。"刘仕春说。2009年,刘仕春结婚了,他的爱人是一名军人,共产党员。2010年,他们的孩子降生了,一家人其乐融融,享受着天伦之乐。
刘仕春告诉记者,自己能有今天这一切,得到了太多人的关爱,她想到了回报。目前,她正在撰写一部十余万字的自传体小说,已经完成了6万余字,她希望通过这部小说,让更多的人见证她的成长,给那些身处逆境的人一些启发。不仅如此,刘仕春还参加了胶南市关工委宣讲团,许多中小学校都留下了她演讲的身影。她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极乐观、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影响和鼓舞了许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