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耿庆海就《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3]36号文件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4]13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和落实措施进行发布。据了解,山东省将以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和营运方式;积极推进市政公用领域特许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改革;积极推进养护和作业市场化等5个方面工作为实施重点。
基础设施建设取成效 已建城市综合管廊200公里
发布会上,耿庆海介绍说,山东省针对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连年大幅度增长,道路供给相对不足的情况,不断加大投入,提高供给能力。截至2013年底,全省设市城市和县城道路长度48334.6公里,面积96613.97万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4.7平方米。青岛3条地铁线路开工建设,济南首条轨道交通线路计划下半年开工建设。
同时,针对地下管线条块分割、多头敷设、多头管理,各种管线重叠交错、安全问题多的情况,济南、青岛等大城市结合GIS技术开发和利用,完善了地下管网信息,集中力量开展老旧管网改造,统筹安排地下管网建设计划,减少重复开挖,确保了道路通行畅通;威海、聊城、滨州等城市已建成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日照等城市积极探索建设综合管廊,目前全省已建成城市综合管廊200多公里。
据悉,截至2013年底,全省供水管道长度达55465.9 公里,建成区供水管道密度为9.9公里/平方公里;人工煤气管道长度378.4公里,天然气管道长度44277.7公里,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860.7公里;全省排水管道长度58907公里,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10.46公里/平方公里。
在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方面,山东省稳步推进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山东省105个设区市和县市中,已建成266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51座,正在做前期准备的20座。2013年全省城市和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93.9%,平均每个县(市、区)2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全省在2013年度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工作考核中位列全国第一,济南、青岛在36个大中城市污水处理工作考核中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五位。山东省已建成108座城市垃圾处理场,正在建设20座,正做前期准备15座。2013年全省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4%,平均每个县(市)1座城市垃圾处理场(站)。积极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县市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截止到2014年4月,全省90个县(市、区)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对于加强以水质提升为重点的城镇供水能力建设。针对全省水资源短缺,城镇供水水源条件差的实际情况,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会同省发改委印发了《山东省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确定全省城镇供水厂改造与扩建项目总规模为282.5万立方米/日,新建城镇供水厂项目总规模为225.2万立方米/日,城镇供水管网改造与新建总规模分别为3522.4公里和4120.4公里。截至2013年底,全省设市城市和县城供水综合生产能力2193.3万立方米/日,全社会供水总量42.9亿立方米,城区人口用水普及率为99.2%,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为131.7升。
除此之外,山东省通过开展城区裸露土地绿化和创建园林城市(县城)活动,推进全省城镇园林绿化工作,截至2013年底,全省设市城市和县城园林绿地面积25万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8%,比2012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公园绿地面积6.4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3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29.4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6%;在减少大气污染、推动节能减排方面,山东省各地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所有制形式参与城市燃气和供热设施建设。截至2013年底,全省所有城市和县城都有管道燃气,人工煤气年供气总量为5.5亿立方米;天然气年供气总量73.5亿立方米;供气总量67.6万吨;城区用气人口3807.9万人,燃气普及率达到97.3%。全省101个城市和县城有集中供热设施。
耿庆海说,山东省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各地意见建议基础上,6月25日,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3]36号文件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下文件称《实施意见》)。
抓好水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据了解,《实施意见》共分五部分、28条。《实施意见》指出,到2015年年底,各设区市完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和综合交通、排水防涝、供水、供热、燃气、环卫、电力、绿地系统、停车设施等专项规划的编制(修编)、审批;到2016年年底,各县(市)根据需要完成专项规划的编制(修编)、审批。《实施意见》将13个方面确立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并明确了这些建设重点2015年和2020年发展目标。
除此之外,《实施意见》在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创新体制机制、落实保障措施等三方面也有明确规定。《实施意见》不仅明确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近期目标和中期目标、重点建设任务和保障措施,还就重点任务分工和完成的时间进度做出了安排,涉及省直20个部门和单位。
耿庆海表示,下一步,山东省将会同其他19个部门,围绕着省政府文件确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目标和13个重点建设领域,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文件精神以及城市建设“十二五”规划。
同时,山东省将继续抓好主题活动,抓好水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开展水质督查活动,按照水质整改承诺书检查落实各地的整改完成情况,确保明年年底实现全省城市供水水质全面达标;继续组织实施城市绿荫行动、和谐城管创建活动,抓好裸露土地绿化和建设扬尘治理和水环境整治。
“我们将以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和营运方式;积极推进市政公用领域特许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改革;积极推进养护和作业市场化等5个方面工作为重点,着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耿庆海说,除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外,山东省还将开展全省地下管网普查,摸清家底,建立和完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快推进各地综合管廊建设,确保实现2015年底全省综合管廊300公里,2020年800公里的目标。
耿庆海称,山东省也将制定《山东省地下管线管理办法》等规章,进一步规范城市建设和运行行为,为全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