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2013年度山东省纳税百强排行榜及《山东税收发展报告(2013)》新闻发布会。会上省地税局副局长李功先生对排行榜有关情况进行解读说明。内容如下: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正确领导下,山东税务系统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全面落实税收政策,不断优化纳税服务,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省税收收入完成7859亿元(含青岛),增长7.2%,税收收入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7.5%,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财力保障。
在全国第23个税收宣传月到来之际,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联合发布2013年度山东省纳税百强排行榜,目的是宣传展示纳税百强企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做出的贡献和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推动广大企业在经济转型升级中谋求更大发展,为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3年度排行榜采取集团企业和独立纳税人混合排名的办法,总部或省域管理中心设在山东境内的集团企业,无论控股与否,其下属子公司、分公司在山东省内实际缴纳入库的全部税款,均以集团公司名义汇总后进行排名,独立纳税人以其税务登记所在地实际缴纳的税款为依据,进行统计排名。
从入选名单看,百强企业上榜名单相对稳定,上榜门槛达到4.74亿元,83户企业继续榜上有名,8户企业稳定在前10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分别纳税228亿元、190亿元,连续5年排在前2名。与去年相比,有17户企业新上榜,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首次以集团纳税108亿元排在第四。落榜企业中有4户是被企业集团涵盖,13户纳税额低于入榜门槛落榜。总体来看,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直接影响了纳税百强榜单名次排序。
一、纳税百强税收贡献情况
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省广大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作为、改革创新,企业发展总体上继续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纳税百强企业2013年度缴纳税款2230亿元(国税、地税分别为1558亿元、672亿元),增长5.1%,占全省税收收入的28.4%,其中:5户企业年纳税超过100亿元,比上年增加2户,年纳税748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33.5%,提高8.3个百分点;4户企业年纳税50-100亿元,与上年持平,年纳税291.4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13.1%,下降3.8个百分点;15户企业年纳税20-50亿元,比上年减少2户,年纳税483.5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21.7%,下降4.3个百分点;年纳税20亿元以下的企业有76户,与上年持平,年纳税707.4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31.7%,下降0.15个百分点,百强企业继续保持了税收集中度高、税额落差大的特点。
排行榜中,集团企业纳税总量贡献大,有78户集团企业上榜,其所属分公司、子公司户数达到3606户,平均每个集团46户,年纳税1548.8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69.5%,集团企业平均纳税19.86亿元;独立纳税企业户均纳税贡献大,有22户独立纳税企业上榜,年纳税681.2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31.5%,户均纳税31亿元,比集团企业户均纳税多11亿元;上市企业上榜户数增加,年纳税额减少,有33户上市企业上榜,比上年增加4户,年纳税915.4亿元,比上年减少85.8亿元,下降8.6%,占百强纳税总额的41%。
从百强企业缴纳的税种看,企业主体税种突出,百强企业缴纳的税款主要集中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营业税,四税合计1853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83.1%,有94户企业缴纳增值税,税额达819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36.7%;有89户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税额达447.6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20.1%;有32户企业缴纳消费税,税额达412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18.5%;有96户企业缴纳营业税,税额达174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7.8%。
二、纳税百强企业产业、行业分布情况
从纳税百强企业的产业分布看,二产主体地位明显,有72户上榜,年纳税1783.6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80%;三产税收增速快但总量偏低,有28户上榜,年纳税446.5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20%;比上年增长9.1%,高于百强税收增幅4个百分点。
从纳税百强企业的行业分类看,制造业是行业税收的主力军,上榜企业51户,年纳税1073亿元,上榜户数和纳税额分别占百强企业51%和48%,与我省制造业大省的地位相吻合;采矿业上榜企业15户,年纳税527亿元,受煤炭、原油价格持续低迷影响,上榜户数和纳税额与上年相比分别减少2户和下降1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居行业户均纳税之首,上榜企业5户,年纳税178亿元,户均纳税35.6亿元;建筑业1户,年纳税5.5亿元;金融业、批发零售业是三产行业税收的主体,上榜企业分别为11户和7户,年纳税分别为133.7亿元和170.5亿元,占三产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68.1%;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电信业和商务服务业上榜企业分别为4户、3户、2户和1户,年纳税分别为58.2亿元、25.1亿元、54.3亿元和4.7亿元,占三产百强纳税总额的31.9%。
三、纳税百强企业区域分布情况
从区域分布情况看,15城市和四大区域各有上榜企业,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优势明显,济南、青岛、烟台和东营四市上榜企业分别为28户、16户、12户和10户,占66%,枣庄和德州无上榜企业。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核心地位突出,上榜企业税收贡献大,共有42户企业上榜,年纳税1176.2亿元,比上年增加115.7亿元,增长10.9%,占百强纳税总额的52.7%,提高2.74个百分点。济南作为省会城市,汇集了烟草、采矿、移动通信、金融保险、商业批发零售、汽车制造、房地产、运输等28户上榜企业,年纳税额895.4亿元, 比上年增加177.2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40.3%、占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纳税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76.1%,其中集团企业上榜24户,年纳税832亿元,占济南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92.9%,总部经济优势明显。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带动优势显著。共有50户企业上榜,比上年增加2户,年纳税941.9亿元,比上年增加68.9亿元,增长7.8%,占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42.2%,提高1.03个百分点。其中,青岛市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龙头城市,凭借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产业,共有16户企业上榜,年纳税357.2亿元,比上年增加42.9亿元,占蓝色半岛经济区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37.9%;东营市依托石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炼化行业,共有10户企业上榜,年纳税311.8亿元,占蓝色半岛经济区百强纳税总额的33.1%;烟台市和潍坊市则分别凭借其现代制造业和综合优势,分别有12户和5户企业上榜,年纳税214.2亿元,比上年增加6.8亿元,占半岛蓝色经济区百强纳税总额的22.7%;威海、日照分别有4户和3户企业上榜。区域内成员经济发展相对均衡。
以东营、滨州为主体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税收增速趋缓,共有18户企业上榜,纳税额439.6亿元,比上年增加1.8亿元,增长0.4%。
西部经济隆起带有10户企业上榜,年纳税139.5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6.3%,上榜企业仍然以传统的煤炭开采、化工医药等行业为主。
四、纳税百强企业所有制结构情况
从所有制结构看,各类型均有上榜企业,公有制企业主体地位显著,非公企业有待提高。
国有企业20户,年纳税660.7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29.6%,榜单排名前10位企业中有4户国有企业,年纳税额为393.1亿元,占上榜国有企业纳税总额的60.2%。有限责任公司38户,年纳税731.7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32.8%;股份合作及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27户,年纳税639.7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2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3户,年纳税182.8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8.2%;私营企业2户,年纳税额15.4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0.7%。
通过纳税百强企业排行榜,可以看到我省的税收与经济的发展是基本吻合的。税收来源于经济,正是不断深化的国有企业制度改革,不断增强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不断加快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我省经济快速迅猛的增长,为税收的增长奠定了充实的基础。山东省各级税务部门将一如既往地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已任,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加大对全省广大纳税人的扶持力度,同纳税人一道,为全省经济税收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