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综合 > 与民同行

全国第二十次银杏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中国银杏产品交易会在“中国银杏之乡”郯城县举行

时间:2013-11-11 14:30:48  来源:山东民生网  作者:山东民生网

    11月9日上午,全国第二十次银杏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中国银杏产品交易会在“中国银杏之乡”郯城县举行,山东省林业厅厅长燕翔宣读将银杏树作为“国树”的倡议书。

  银杏是我国特有物种,素有“金色活化石”之称,不仅叶形优美,而且其根、皮、果、叶均具有独特的价值。2005年,中国林学会已将银杏作为惟一的“国树”推荐树种上报给国家林业局。银杏历史悠久、外观漂亮、用途广泛、文化内涵丰富,具备了国树的四个标准。

  截至目前,我省银杏面积33万亩,其中仅郯城县就达到30万亩,年产优质银杏果4000吨,银杏叶1万吨,银杏种植规模、银杏叶产量、定植株数位居全国四大银杏产区之首,年综合产值超过10亿元,亩均总产值3000余元。

  然而近年来,银杏叶、果、苗木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一段时期甚至大涨大落,从业者收入不稳定,挫伤了投资发展银杏产业的积极性。目前,银杏产业虽然逐渐复苏,趋于稳定发展,但产业链短、“一次性销售”、科技含量低等问题仍亟待解决。

  在首届中国银杏产品交易会现场,山东省林业厅林政处处长隋道庆介绍,一方面,银杏生产周期长,回本慢,生产预期效益不明朗,阻碍了银杏产业的发展。例如,胸径约15厘米的银杏树就需要大概10年的生长时间。另一方面,技术因素是导致银杏产业加工滞后的重要因素,一流的技术就掌握在有限的几个国家、有限的几个公司、有限的几个人手里。增加科技投入,是发展银杏产业的重要方面。

  除了作为绿化苗木,一次性销售还体现在银杏叶的利用上。据了解,我国银杏叶总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长期以来银杏叶却大多作为原料低价出售,每吨利润仅为5000元;而从中粗提取黄酮甙后,每吨价值120万,利润达20万,暴增40倍。目前国内每年从银杏叶中的提取物仅有150吨左右,不及德、法两国一家公司的银杏叶提取物年产量。现在郯城县虽有部分企业看到银杏叶提取市场的前景,但很难突破技术限制。

  郯城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营销经理李步凛对此很有感触:“我们公司主要生产银杏叶提取物黄酮甙,产品的纯度最高只能达到99%,达不到药物标准,只能转售给国外制药公司二次加工或卖给化妆品公司、食品公司,利润很低;而国外产品的纯度在99.9%以上,从国外进口的药物,一支注射剂就约5万元。”

  除了从银杏叶中提取药物原料,银杏其他产业的产业链相对较短,目前经营最多的是果、材两个方向,银杏其他产出物利用率很低。“延伸产业链,开发多元化产品,带动银杏产业精深发展很重要。目前看,银杏外皮资源丰富,可以制成生物农药;银杏花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且为完全蛋白质,不含动物性食品所具有的高胆固醇,可开发适合于老年人的保健品等。”山东省经济林管理站原副站长门秀元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