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综合 > 数字民生

消费者自称在营养快线中喝出“棉球”

时间:2012-06-26  来源:舜网  作者:舜网

  “我在营养快线里喝出一个棉球!”家住山东济南马鞍山路的单女士向都市女报记者反映。单女士称,这个被取出的“棉球”过了几天变成干燥的黑色物质,“我一开始还以为是棉球,后来我怀疑是某种菌类”。
 
  消费者自称在营养快线中喝出异物
 
  前天,单女士给记者看她存留的瓶子和发票,记者注意到瓶子上的生产日期是2012年4月3日,购物小票上显示的购买日期是2012年5月29日。“我买了4瓶营养快线,只喝了这一瓶就出现问题,另外几瓶商场同意退掉了。本来,营养快线的一名销售人员想让我把这瓶有问题的也退掉,但我没同意。”单女士说。
 
  单女士以前经常购买营养快线。“这次我喝的时候,发现里面有块状的东西。一开始,以为是奶油,倒进嘴里后,发现有股霉味。我想吐出来,但那个东西很大,几乎塞满了我的嘴巴。我咬下来一块,不小心咽了下去。后来,我用手把那个东西抠了出来,发现像个棉球,看上去比核桃还要大,上面带着丝状的东西。”单女士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还放着几块黑色的片状物质。“这就是那个白色棉球,放在里面几天后,就变成了这样。现在,我更怀疑这东西可能是一种菌类。”
 
  厂家给了一箱蓝莓汁作为赔偿
 
  单女士找了超市经理,讲述自己遇到的情况。该超市经理和营养快线一工作人员来到现场查看。“营养快线的那个工作人员还拿着棉球捏了捏。里面能捏出一些饮料。最终,他们也没说明白是个什么东西,但同意给我一箱蓝莓汁作为赔偿。工作人员说,要向厂家给我申请营养快线,问我是要一箱还是两箱?”单女士提出,她想要3箱营养快线做赔偿。“她说试着帮我申请一下,但不一定能行。”之后,厂家也未给单女士送来营养快线。
 
  前天下午,单女士给那名营养快线的销售人员打电话。电话中,双方谈论起赔偿问题,单女士提出让对方赔偿两箱营养快线。销售人员说:“按规定,只能按10倍赔偿。给你的那箱蓝莓汁已超过10倍,我们不可能再赔了。”
 
  记者问:“吃出来的像棉球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对方说:“这个我们没法鉴定。我们的饮料都是在无菌环境下生产的,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不信,你可以到我们的工厂里参观。我还可以把这一批次产品的质检报告拿给你看。”
 
  厂家出具的质检报告显示这一批次产品合格
 
  前天,营养快线的生产厂家济南娃哈哈恒枫饮料有限公司两名工作人员来到都市女报。将一份他们自己出具的“济南娃哈哈恒枫饮料有限公司成品检验报告单”拿给记者看。报告日期是2012年4月12日,批号是2012Y0248,检验单位是济南娃哈哈恒枫饮料有限公司。在这张检验报告单上的检验项目:感官、净含量、蛋白质、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都是合格的。备注一栏写着:“包装合格,三聚氰胺未检出。”
 
  工作人员还提供了录音让记者听。在这段录音中,单女士说:“你们给我两箱饮料,不然我给你们曝光。”“她是这样要挟我们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去现场查看的时候,瓶盖已经被打开,很难说“棉球”跟产品质量有关。记者询问:“可能是消费者恶意放进去的吗?”工作人员说:“我没说消费者是恶意的。”
 
  厂家为什么要给消费者一箱蓝莓汁作为赔偿呢?相关工作人员说:“我们是为了回馈消费者,感谢她对我们的支持。”记者询问:“消费者的支持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相关工作人员说:“就是她经常购买我们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