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科技商务 > 专题

曲山艺海老济南之草根戏迷

时间:2015-01-27  来源:山东民生网  作者:山东民生网

    老济南素有“曲山艺海”之美誉,市民们也热衷于听书、看戏。六十多年前,因为父母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人缘又好,同行、客户、朋友交往频繁,互邀看戏就成了重要的社交手段。我那时候还小,“蹭戏”很方便,戏看得多了也就成了草根戏迷。那时候的戏迷不仅看戏上瘾而且胃口特杂:京剧、豫剧、河北梆子、柳子戏、吕剧、五音戏……简直是来者不拒。他们大多是耍手艺出身的文盲、半文盲,也不懂什么艺术—地道的“草根”:重“看”(剧情)而不重“听”(唱腔),这就和当时真正意义上的“戏迷”迥然不同。季羡林在《京剧与中国文化》中曾说,京剧的关键不在于剧情,而在于唱腔……真正老戏迷是“听”戏,而不是“看”戏。”

  当时济南大大小小的戏园子比现在要多,层次多样,票价悬殊,贫富不一的戏迷很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去处。在我的印象中,“北洋大戏院”属于高档去处,“大众剧场”算中档,新市场的“天庆戏院”、大观园的“共和戏院”则算平民档次……各省商人在济南开设的会馆不少也兼戏园子,记得当时榜棚街南头路西就有一家。
  其实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平民化的“大棚戏院”—用又粗又长的毛竹搭起戏园子庞大的骨架,外面盖上苇席(极少数用篷布),里面用长木板搭起一个简陋的舞台,再放置一排排的长条板凳,就等敲锣开戏了。每年春季在南圩子门外的“药材物资交流大会”,夏天在大明湖西南门附近、青龙桥头往南护城河的东岸以及西市场,都有这种“大棚戏院”。
  戏园子外常常是热闹非凡的小吃摊,叫卖声不绝于耳:济南名吃酱油螺蛳、大明湖的水晶白莲藕、北园的红心萝卜、德州的三白大西瓜、老北京的冰糖葫芦、五香花生米、八宝粥、江米藕应有尽有。因为“大棚戏院”票价便宜,又能顺便品尝到物美价廉的美食,草根戏迷们理所当然成了这里的常客。特别是炎炎夏日,坐在透风的戏园子里,锣鼓铿锵,丝竹悠扬,一边看戏一边大快朵颐,心里那个美啊就甭提了!
  因为老济南是有名的“曲山艺海”,全国各地的大小剧团都争相来济献艺,竞争相当激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记得当时有名的“文升园”饭庄的西山墙上就贴满了“戏报子”,三天两头更新。
  戏好,首先是演员肯卖力气,恨不得把看家本事都使出来。记得当时我们去“北洋大戏院”看“四小名旦”之一的毛世来演《吕布戏貂蝉》,他就是跨旦角和武生两个行当:一个人把前半场貂蝉的风情万种、后半场吕布的英武潇洒演得栩栩如生,其唱念做打简直无可挑剔,观众大喊过瘾。
  戏好,还在于接地气、吸引人。例如,本地京剧名角坐镇的“大众剧场”演出就很有特色。既有“京派”戏如《定军山》、《花田错》,又有“海派”戏,特别是舞台上出现了当时很少见的灯光、布景、机关、特技,那是非常吸引草根戏迷的。每当演出“节令戏”,端午节演《白蛇传》、农历七月七演《牛郎织女》、春节演《宝莲灯》、《蜃中楼》,观众都趋之若鹜。就拿《蜃中楼》来说吧,它把唐李朝威的《柳毅传书》和元杂剧《张羽煮海》两个神话故事的精华融合在一起,剧情一波三折。当最后点火煮海时,舞台上波涛汹涌、电闪雷鸣,这时候观众往往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不少剧团的头牌演员也是抓住戏迷的一张王牌。著名戏剧史学家、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徐城北说:“戏迷喜欢的不仅是戏园子能看得到舞台艺术,同时更有舞台后的全部人生。”确实如此。当时流行于济南、章丘、淄博一带的“五音戏”本是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戏,其代表剧目《王小赶脚》、《王二姐思夫》也都是家长里短的小戏,但当草根戏迷得知头牌“鲜樱桃”曾和京剧大师梅兰芳同台为山东军阀张宗昌之母祝寿唱“堂会”这段人生经历后,就对他心存好奇了。后来又得知“鲜樱桃”第一次进京唱戏就被梅兰芳请进梅府交流技艺,还赠他两支凤钗和一把宝剑时,就断定他肯定“有看家的玩意”,否则何以如此得宠?等到“鲜樱桃”来济南,草根戏迷亲眼目睹了他的演出,就被彻底征服了—戏虽然是土得掉渣,但“鲜樱桃”却把戏里的人物演活了,他一个大老爷们却能把一个农村小媳妇的心理、情态演得惟妙惟肖,草根戏迷们对土里土气的“五音戏”顿生好感。(刘乐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