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关注食品药品安全 > 热点观察

一次性发泡餐具将重出江湖引热议

时间:2013-04-11  来源:山东民生网  作者:山东民生网

跑1.jpg

     据了解,5月1日,被禁14年之久的一次性发泡餐具将重出江湖,引发轩然大波。

 
  事件缘起是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第21号令,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目进行局部调整,在淘汰类产品目录中,删除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以下简称发泡餐具)。这一修改意味着曾被冠以“白色污染”之称的发泡餐具将在被禁14年后,重新“合法”入市,5月1日后可以公开生产和使用。
 
  “抛开一次性发泡餐具本身的毒性争议不谈,现在连生产标准都没有,按照国家的相关法规,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应该属于违法产品。”著名环境化学专家、食品安全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表达了对这一解禁的质疑。
 
 
  解禁理由:加强回收再利用消除白色污染
 
  忧虑:一次性发泡餐具谁回收?
 
  “国家发改委在这一具有很大争议的公共政策发布前,并未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在程序和管理上显得过于草率和粗放。”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博士毛达表示。
 
  记者了解到,发改委解禁的理由之一是“一次性发泡餐具本身并不是造成白色污染的元凶,加强回收管理和再利用才是消除白色污染的根本”。而记者查阅原国家经贸委于2001年4月23日下发的《关于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紧急通知》,该通知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发泡剂,有的会破坏大气臭氧层,有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在高温下使用不当,易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使用后随意丢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入土掩埋很难降解,会造成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且回收和处理难度很大。
 
  “在我国尚未建立健全废弃物回收体系前,决策部门如何保证一次性发泡餐具能成为资源回收的表率?”毛达说。记者询问过多家废品回收站,他们均称“不收一次性发泡餐具”。也就是说,即使满地都是发泡餐具,拾荒者也不会捡走。
 
  解禁理由:符合资源节约方向
 
  忧虑:国内工艺落后欧美十多年
 
  国家发改委给出的第二个解禁理由是“一次性发泡餐具节约石油资源、耗材少,符合资源节约方向”,当年的“白色污染”俨然成为绿色包装产品,这不禁让人觉得自相矛盾。
 
  发改委强调,如美国、欧盟、日本等,一直在生产和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对此,董金狮强调,这些发达国家的发泡餐具已经开发出大量的低发泡、彩膜贴合、淋膜、抗高温、防紫外线、抗氧化的新工艺和新产品,而国内一次性发泡餐具现在的工艺水平,大约落后于日本和欧洲国家15~20年。至于被力挺解禁一方奉为典型的上海经验,央视最近的报道称,上海的回收发泡餐具工程早就全面瘫痪,保绿公司的回收业务也几乎停滞。
 
  目前,距离5月1日正式解禁只有半个多月时间,仍未见主管部门公布相关的准入条件、回收体制及相关标准,“即便很多支持解禁的人们也一直呼吁要建设一个完善的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的综合体系”。
 
  董金狮更是直言,此番解禁无论是解禁理由还是时机、程序都存在问题,有暗箱操作之嫌。
 
  关注要点
 
    老百姓最关心发泡餐具安全性问题未被提及!
 
  在本次国家发改委解禁的理由中,却没有提及一次性发泡餐具本身是否安全的问题,而这一点,也是业内争论最大,也是消费者最关心也最无可奈何的问题。力挺解禁的中国塑料餐具协会一直表示一次性发泡餐具是安全无毒的,但董金狮告诉记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所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做了毒性实验,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发泡餐具在合理情况下使用,能够保证安全。问题是,大部分生产企业大量甚至全部使用进口废塑料或回收的废旧光盘、废旧发泡餐盒、减震块等制成的再生料进行生产,产品质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研究生物可降解包装材料专家、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助理教授王奕介绍,发泡塑料污染环境,是因为聚苯乙烯不可降解;危害健康,是因为温度达到75℃之后,聚苯乙烯的结构被破坏,释放出苯乙烯,而国际上普遍认为苯乙烯是“可疑致癌物”,并可能对胃肠道、肾脏、呼吸系统有害。“使用过程中,一些小细节都可能导致问题。”王奕表示。
 
  聚苯乙烯餐盒安全隐患在于高温
 
  对于此事件,市民张小姐非常不解,“原来一次性发泡餐具被禁了14年啊,我怎么觉得我天天在用呢?”
 
  记者了解到事件原委。原来一次性发泡餐具以食品级的聚苯乙烯为原料,最早使用氟利昂作为发泡剂制造,由于氟利昂容易破坏臭氧层,当年遭到禁止。正规的厂家就用丁烷替代氟利昂作为发泡剂的工艺,后又在1999年1月,原国家经贸委颁布实施《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要求于2000年底以前在全国范围内淘汰因严重污染环境而被列为“落后产品”的发泡餐具。当时有些厂家则转产生产非一次性发泡的聚丙烯餐盒(英文简称PP),也就是那种目测透明的餐盒。
 
  也就是说,食品级的聚苯乙烯餐盒遭禁主要是由于破坏环境的缘故,并非因为安全问题。而在安全问题上,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唐赛珍表示,“使用一次性发泡餐具要注意防火,不能放到微波炉加热,也不能用于蒸煮,70℃以下可以放心使用。” 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师李东萱认为,餐盒中如果有析出物溶解于饭菜中,容易被消费者食用。
 
  但是,即使是在被禁止的情况下,很多餐饮机构仍然暗地里选择聚苯乙烯餐具。记者在广州几家餐饮店问了一圈,目前购买一个聚丙烯餐盒价格在0.4元~0.5元,而购买一个聚苯乙烯一次性发泡餐具大约只要0.08元,两者相差至少5倍。
 
  解禁恐致工业碳酸钙餐盒泛滥
 
  事实上,更糟糕的事实却是,李东萱告诉记者他们曾经对市场上的一次性发泡餐具进行检测,发现其中的溶出物主要成分是工业碳酸钙,同时还含有重金属铅、铬、石蜡、苯和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国家对餐盒的溶出物有严格的限量规定,但这种餐盒的工业碳酸钙残渣、重金属、石蜡、苯等都超过了国家标准要求,最高的超过了160倍。”
 
  为何有这些不应该存在的物质?据记者了解,在一次性发泡餐具被禁的情况下,不法厂家要降低成本,改用比聚丙烯原料便宜30倍以聚丙粉为主要成分的工业碳酸钙生产,有的甚至用废旧塑料加工。为了保证表面的光滑和纯白色彩,又会添加滑石粉甚至荧光增白剂,加重了有毒物质。
 
  一业内人士不无担忧地表示,当年禁止使用聚苯乙烯餐具,主要是因为其对环境有隐患,而如果温度得当,其对人体安全的威胁是可控的。而即使是遭禁,市场仍有这么多工业碳酸钙餐具暗地“横行”。如果一次性解禁发泡餐具,暗度陈仓就变成了招摇过市,无序的生产、销售、流通势必卷土重来,工业碳酸钙餐具不仅对老百姓的安全产生重大威胁,且以劣质低价抢占非发泡餐具的市场,又将上演一幕劣币驱逐良币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