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我们在烧烤摊和饭店里吃的羊肉串,很可能就是鸭肉、鸡肉等制成的,其羊肉味竟是来源于羊肉粉、羊肉精膏等添加剂。王某原是农民,在得知做假羊肉串赚钱后,就铤而走险,在短短三个月内就售出17余万元的假羊肉串。最终她为自己的行为吞下苦果,被判刑一年。
昨天,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了解到,今年以来,上海公安机关持续开展了以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为重点的 “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买来鸡鸭肉加工成“牛羊肉”
2011年7月,在沪打工已有6年的王某听说用成本较低的鸡鸭肉加工生产假羊肉串比较赚钱,于是在青浦嘉松中路开设了一家食品无证作坊,并从老家浙江雇了10多名老乡来厂里帮忙加工肉串。
接到客户订单后,王某每天早上将当天要加工的肉按量拿出来解冻,再按比例往肉里加入盐、香料、味精、白糖、色素等添加剂。经过搅拌后,由工人用竹签把肉串起来,用印有自创品牌
“来百串”的包装袋包装好后放进冷库。当天下午或次日下午,王某将加工完成的“羊肉串”或者“牛肉串”运到客户那里。当被问及有无相关证照时,她会以正在办理为由搪塞。
每当厂里的肉制品所剩不多时,王某就会向苏州某冷冻品市场订购鸭肉、鸡肉、田螺肉等肉制品,每次订购40-50箱,每箱10公斤重,价格在180至190元不等。货运过来后,工人把货搬到冷库里冷藏备用。而加工“羊、牛肉串”的香精、色素等,则主要是从上海和杭州的副食品市场批发的。经过一番加工,摇身变成“羊、牛肉串”的鸭肉、鸡肉等以每包24.5元的价格售出。
多部门合作端掉“黑作坊”
去年,青浦公安分局凤溪派出所收到辖区内“大联动”指挥中心线索,称发现嘉松中路存在一无证食品加工厂。
在获取线索后,公安机关立即组织警力成立专案组展开进一步侦查,逐步确定了该“黑作坊”的规模、主要涉案人员的基本信息及组织架构。
根据前期缜密侦查情况,专案组决定实施抓捕。去年10月9日,在区食安办的协调下,青浦公安分局会同区食药监、工商、质监等部门对该“黑作坊”进行突击查处,当场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王某及负责生产加工的工人10余人,缴获掺杂鸭胸肉、鸡胸肉的伪劣牛、羊肉串1200余串。短短3个月的时间,加工后的肉串便为王某带来了17万-18万元的营业额。原本王某还想将此生意做大,但是让她想不到的是,作坊才营业3个月便被查处了。公安民警随后顺藤摸瓜,在松江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抓获涉嫌销售王某生产的伪劣牛、羊肉串的嫌疑人吴某(已另案处理)。
经青浦区法院审理,王某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生产伪劣产品并予以销售,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违法所得予以追缴。
苏浙皖沪合力严查食品安全
为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市公安局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和市食安办的协调下,会同市食药监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联合开展了以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为重点的“亮剑”行动和“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
据市公安局有关领导介绍,为配合专项行动的开展,本市多部门合力开展多元全面的防范宣传。上海公安机关结合“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充分依托社区警务工作基础和网上警务室平台,组织民警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将防范宣传工作落到基层、落到实处。
针对食品安全犯罪活动出现的“产、运、囤、销”环节逐渐分离进行跨区域犯罪的趋势,市公安局组织、协调各分(县)局治安打击力量建立跨区域协查办案机制,形成全市打击合力,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体打击效能。对涉及外省市生产源头,将充分组织利用苏浙皖沪三省一市区域警务合作平台,会同相关省(市)加大对跨区域团伙型犯罪的打击力度,彻底摧毁犯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