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9-14 来源:21世纪 作者:21世纪
“10年前,绿色金融可能只是金融机构的公关和建立品牌的手段。现在,金融机构就像野兽一样,闻到了里面的‘血腥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机构(UNEPFI)秘书长保罗·克莱门茨·亨特(PaulClements—Hunt)称。
从事与环境相关的工作将近20年,在加入UNEPFI10年后的今天,保罗尤其兴奋:“现在这个时刻终于真正到来,金融机构知道‘绿色’是可以赚钱的,于是都在很认真地寻找商业机会。
“这就是10年来最大的变化。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赛跑,想从一群赛跑的人中间冲出去。”保罗称。
保罗不是无缘无故地兴奋。汇丰银行气候变化卓越中心(HSBCCentreofClimateChangeExcellence)2009年5月预测,作为全球刺激计划的一部分,高达4700亿美元的政府基金将被拨给气候变化主题的投资。
“绿色金融是大生意(bigbusiness)!”保罗判断。
显然,UNEPFI想在绿色金融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UNEPFI在中国的会员有上海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4家银行。2013年,UNEPFI将首次在中国召开全球可持续金融圆桌峰会,意图邀请全世界的金融机构到中国,探讨绿色金融话题。
绿色信贷对银行是一种进化
《21世纪》:在中国,绿色信贷还没有明确的标准,您认为应如何界定绿色信贷标准?
保罗·克莱门茨·亨特:中国政策制定者已在做大量的工作,通过他们的政策导向来设定一些绿色信贷的基本框架,然后鼓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这个政策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实施,建立起适应银行自身特点的管理体系,针对各个行业不同的客户来进行相关的流程建设。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银行要对他们的客户有深入了解。不同行业的客户,他们所面临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挑战有很大的差距。
还是那句老话,“真正好的银行对自己的客户都会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比如针对中小型企业,银行需要去理解关于中小型企业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即在环境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作为一家银行需要对客户深入了解。这就是所谓“银行之美”。
《21世纪》:是否认同推动绿色信贷必须诉诸银行内部全面制度化改进?甚至是改革?
保罗·克莱门茨·亨特:这是一种进化而不是一种改革,是一个自然的成长过程,并不是推翻旧事物建立新事物。我们可以用一句谚语来表达,“车轮子已经有了,用不着再去开辟新的道路,只要好好利用就好”。
银行与金钱打交道,毕竟是一个保守和严肃的行业,他们需要的是在现有的系统上面融入新的东西。
其实,绿色信贷和绿色金融的概念,在国际上从二三十年前就开始形成。很多国际金融机构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像世界银行集团成员国际金融公司(IFC)这样比较中立的金融公司,就是以推动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
还有其他一些商业银行,不管是在制度完善,还是在行业、客户类型在环境变化问题的深入技术性研究上,都可以给中国的银行以借鉴。当然,中国的银行需要适应中国实际情况,不过国际经验可以让他们少走弯路,加速他们进化的步伐。
当然,UNEPFI也希望和中国的金融机构有进一步的合作,希望能够加强他们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管理,以及其他和绿色信贷相关方面的进展和流程。我们是一个全球200多个金融机构的联盟,UNEPFI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提供一个平台,使全球的金融机构能够聚集在一起,交流经验和分享最佳的实践。
“危险银行”:只懂金融不懂产业
《21世纪》:具体在绿色信贷的实施方面,银行需要注意什么?
保罗·克莱门茨·亨特:绿色信贷实施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要对政策环境的变化有一个很敏锐的捕捉。比如现在中国的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这就是一个很强烈的信号。政府要做这些事情就需要资金投入,银行等金融机构就会在其中扮演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第二,银行要很好地理解其客户和客户的需求。现在客户的需求发生变化了,这也是银行需要考虑的方面。但是,仅有这两点,对于绿色信贷而言还不够。具体实施起来是比较困难的,需要银行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建立专业的团队,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术。
《21世纪》:说到具体实施方面,银行只懂金融却不懂产业,在发展绿色信贷方面,中国的银行虽然也在和国际机构进行合作,但是绿色信贷规模有限,您认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保罗·克莱门茨·亨特:最好的办法就是如果有一个或是几个银行,通过做绿色信贷树立起榜样,也就是赚了钱,这就是最好的带动效应。因为全世界的银行都是一样,虽然追求创新,但是这个创新也是有先行者和后行者的。
先行的银行成功之后,所有的银行都会纷纷效仿,因为大家都想赚钱。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培养出几个行业的标兵。如果中国的一个或几个银行能够通过创新的绿色金融产品,为他们带来很好的客户群和利润,又创造了很好的品牌价值,那其他银行的跟风效应就会把绿色信贷实施得很透彻。
银行只懂金融不懂产业,就是“危险银行”。好的银行需要对客户深入了解,如果做不到这点,银行就存在很多潜在的风险。比如环境问题在过去的40年里日益尖锐。对于银行来说,就应该和客户一起学习这些新的问题,协助客户管理和规避风险。
《21世纪》:银行如何在绿色信贷方面进行风险管理?
保罗·克莱门茨·亨特:打个比方,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就与机场的雷达扫描仪一样,要做好风险管理,应该能看到雷达扫描仪的方圆几里之内,存在的一些可能造成风险的东西。
我们强调环境和社会问题的风险管理,就是希望银行能够将扫描仪的射程扩大,这样就能容纳一些新兴的风险,以至于能做一些相应的风险规避,同时把扫描仪的像素提高,对风险有更清晰的识别,这是我们希望银行能够做到的。
总之,航站楼的工作人员需要好的雷达扫描仪来做航班交通管理,银行也需要一个很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能够对所有种类的风险,不管是操作风险、环境风险或者是传统的风险种类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做好业务。
保险业的绿色命题
《21世纪》:UNEPFI最近发布了关于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全球保险行业声明,为什么会专门针对保险行业?
保罗·克莱门茨·亨特:因为保险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看重长期风险,其业务模式就是建立在风险转移和风险规避。所以他们在金融业里其实是最早开始关注气候变化课题的,大概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关注。
很多保险公司做了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报告,内容包括研究气候变化对保险行业造成的长久风险、对保险公司业务和保险行业经营模式的风险等。
气候变化对他们来说既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风险问题。所以我们做这个声明的目的,就是进一步让全球的保险机构都能意识到这些问题,同时倡议他们做出相应的承诺。
UNEPFI有一个保险行业协会,把我们保险行业的会员都聚集在一起,关注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这个声明是保险行业协会和我们气候变化工作小组一起合作完成的。我们的宗旨是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保险行业和保险机构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希望他们也能够做出相应的承诺、扮演积极的推动角色。
《21世纪》:UNEPFI的发展过程怎样?会员数量如何发展到200多个?对会员有什么约束?
保罗·克莱门茨·亨特:UNEPFI在1992年成立,其发展最终要归功于UNEP的前执行主任穆斯塔法·图尔巴(MostafaTolba),他是一个非常有远见卓识的人。穆斯塔法·图尔巴当时的想法是,如果要进行与环境相关的一系列改变,都需要钱,那就要去找有钱的金融机构。于是,1992年5月,他邀请了28家银行到纽约开会,由此成立了UNEPFI。
提到对会员的约束,我们要求会员签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机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声明”文件。这个文件的签署完全是自愿的,涵盖银行自发性的行为和承诺,承诺他们要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把环境保护融入业务运营流程。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特别强调,从1992年到2000年,我们的会员数量从一开始的28个增长到了大概300多个。但在2000年,我们意识到一个问题,即有一些会员在他们的承诺上并没有太多的作为。
不积极的会员行为,对我们的项目来说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经过与会员交流后,UNEPFI的会员从300多个减少到150个。
从那时候到现在,我们的会员逐步发展,现在会员数量是200多个,这个过程比较缓慢。但我想强调的一点就是,UNEPFI是一个自愿性、自发性的组织,希望更多地与在绿色金融方面有郑重承诺的金融机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