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住房建设 > 专题

请慎用“中国式”标签

时间:2012-11-15  来源:问绿网  作者:问绿网

    据报道,在济南工业南路七里河站牌处,记者计算了下,从上午10:30到10:40就有20多位行人从中间的护栏跨过,其中不乏老人和带着孩子的家长。而面对记者的镜头很多翻护栏的行人选择了躲避。

  最近,从“中国式家教”、“中国式接送”、“中国式作业”、“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教育”到今天的“中国式跨栏”,诸多的“中国式”标签让人眼花缭乱,并迅速成为网络热词,也由此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为何“中国式好人”、“中国式微笑”、“中国式礼仪”等美好精神和品格却不引人注目。特此,笔者认为使用“中国式”标签应三思而后行,要慎之又慎。

  “中国式”标签折射的是一种社会心态。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总有属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标签,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通过特色标签,我们能从中看出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看出人们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和生活状态。无论是过马路、接孩子、治堵、家教、作业、等等,都是社会生活中的琐事,然而经过某些人的“提炼”、“加工”和“总结”,似乎得出了一个普遍规律,一旦加上“中国式”标签,就让问题变了味,反倒会让人联想到这就是所谓的 “中国特色”了。如果我们循着“中国式跨栏”的思路,将驾车强行变道称为“中国式并线”,将逆行造成的堵车称为“中国式堵车”,将随地吐痰称为“中国式吐痰”……所以烦请大家慎用“中国式”标签。

  “中国式”标签往往会以偏概全,把问题夸大。在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旧的陋习尚未改掉的同时又滋生了许多新的不良习惯和不良思想,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和重视。其实网络上出现的很多所谓“中国式”,都是一部分人或一些个体的不良习惯、不良思想、不良风气,它不能代表全中国的全貌,如此的“中国式”显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但我们对其反映出的问题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要认真对待,发现问题后解决问世才是最关键的。我们不希望这种所谓的“中国式”标签真正演变成真的中国式问题。“中国式”标签很有可能给中国的面貌和形象抹黑,因此大家在使用“中国式”标签时要慎之又慎。

  “中国式”的标签的流行程度和影响范围之广,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我们应把出现的问题作为出发点,竭力解决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加强情绪疏导和思想引导,呼吁公众理性看待和对待社会问题,避免情绪消极和情绪偏激,避免盲目从众和跟风,才能让社会拥有更加良好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