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0-18 来源:德州新闻网 作者:王赛赛
菜农在收菜
禹城市梁家镇徐庄村是一个300多人的村庄,村民家家种菜,并早已靠此发家致富,有的年收入十几甚至几十万元。今年66岁的村民李学红说:“我们村的村民个个有满脑子的种菜经,其实称他们为‘菜精’一点也不过分。虽然大家的日子目前很好,但是随着种植成本的增加,种菜的前景还是让我们有些担忧。”
年成好,家家可赚十几万元
9月28日早上5点,天还没有完全放亮,前一天刚刚下过雨,田间小路还有些泥泞,徐庄村村民已经活跃在田间地头,菜农们一天的劳作由此开始。“昨天,有菜商看中了我的芹菜,说好了六毛钱一斤,今天来拉,我雇了几个人帮忙割芹菜。地头上路不好走,得自己先运到村里。”村民孙振晨说,他们一年四季都是天亮就去菜地,一年四茬菜,365天,天天如此。“一斤芹菜六毛钱,一亩地至少可以收获一万斤,除去成本,仅芹菜这一季就可以收入三四千块钱。”孙振晨看着丰收的芹菜说。
38岁的村民李景华向记者介绍了他家的收入。他家四口人,每人一亩半地,加上以1200元/亩承包的15亩地共21亩。如果行情好,这一季每亩地可以净收入三千块钱,一亩地年净收入可达万元以上。“种菜后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李景华称。
徐庄村的种菜史已有几十年,最初只是小家小户小规模。近几年,很多人到外村甚至外乡镇大片承包土地种菜,李景华也不例外。从前几年开始他在邻村承包了15亩地全都种上了蔬菜。“你们现在来有点早了,要是再过上半个月地里的玉米应该都收了,放眼望去全是已经盖好的蔬菜大棚。”
成本不断攀升,菜农担心前景
虽然近几年种菜让徐庄村民赚了个盆满钵溢,但种植成本的增加却使他们无时不透露出对于种菜前景的担忧。“种植面积大,自己忙不过来就得雇人,最初雇一个帮工每天只需17块钱,后来涨到20元,现在已经涨到70块钱了。农药化肥价格也大幅攀升,前两年一袋尿素就一百块钱,现在已经涨到二百了,除此以外,塑料布、竹竿、钢丝等价格的上涨也影响我们的收成。”说到前景,几个菜农说出了自己的担忧,“种菜的成本在不断增加,但是菜价却很不稳定,就拿芹菜而言,今天卖的是六毛钱,明天可能就四毛,也可能八毛,价格是根据市场变化的,赶上好行市一季菜能赚几十万,可行市不好甚至会搭进去几年的收成。”
10月1日早上4点,记者曾跟随菜农到禹城市温州商城内一蔬菜批发市场卖菜,在要价前菜农一般先在市场转一圈,如果当天自己所卖的蔬菜数量少的话价格相对高一些,万一量大即使菜再新鲜也不一定能卖到好价钱。“有时候感觉种菜跟赌博一样,种对了就能多赚钱。”一菜农告诉记者。
计划创建品牌,引来固定菜商
现在徐庄村村民的蔬菜销路主要靠菜贩到村里收购,如果种植数量少的话只能自己联系客户或者自己去卖。“二十年前我们卖菜就是骑着自行车去零售,想规模种植都不可能,赶上刮风下雨的还得用牛车,现在销路比之前好多了。”66岁的李学红说。
为了方便菜商进村,村民自发集资修建了田间小路,不过几年过去了,修好的路又变得坎坷起来。“路我们可以自己修,但是菜商却不好联系,现在村民最希望的就是能有固定的菜商。有的村种植玉米,播种时便与对方签订合同,等成熟后便可直接销售,价格也比普通的高一点,我们不期望价格高多少,只要能找到固定的菜商就可以了。”李景华说出了村民们的期望。“只有规模大了,才能做出自己的品牌。时下正时兴有机蔬菜,或许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商机,让徐庄蔬菜成为一个品牌,让更多的菜商慕名而来。”李景华说。
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梁家镇的其他村子有成功种植有机蔬菜的典范,虽然目前在摸索阶段,但是已经尝到甜头。李景华告诉记者,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启动有机蔬菜计划,让村民种菜也种得风风光光的。
□记者 王赛赛 通讯员 邢飞飞 赵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