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7-22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梁江涛
最近,湖北襄阳市双沟工业园被曝在建好的水泥路上“填土种菜”。据当地干部称,双沟工业园违规用地被责成复耕,“公路种菜”之举是为了应对国土部卫星遥感的监控。据村民介绍,去年五月,双沟工业园为修路铲掉了即将成熟的小麦。(7月21日 新华网)
新修的公路一夜之间“消失”,又被填上土、铺上薄膜种菜,一个月后,镇里又组织人员、机械将表层填土刨开、搬走,公路又现身了。当地政府玩的这个“水泥农场”来去匆匆,却让土地复耕奇迹般地现身遥感卫星。如果不是当地百姓举报,媒体跟进采访,“公路种菜”很可能瞒天过海,躲过上级部门的追责。
“公路种菜”的短暂开张并非什么绝妙创意,照猫画虎早有“先例”。此前,云南某地给秃山刷漆等怪象就曾轰动一时。“公路种菜”图的是遮挡“天眼”,让违规用地来一次“躲猫猫”,官员免受约谈问责。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如果这事歇菜的风险太大,谁还愿意花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打造这不开心的“昙花农场”?“公路种菜”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些地方官员在土地问题上弄虚作假,欺下瞒上,并且屡试不爽,这次不过是又想拿遥感卫星当“稻草人”罢了。
近年来,在全国土地执法检查中,卫星遥感图片监控犹如“天眼”,使违法违规用地难以藏身,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一只只“天眼”,为何一些地方仍敢挑战“天眼”、屡屡突破政策“红线”呢?监管出现“盲区”显然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国土部开展土地检查的相关行动,不能光有雷声轰鸣,更要雨点给力。同时,延伸监管触角,还须激励知情者举报,对举报者予以重奖。把监管搬到现场,以常态化监管是防范复耕造假最好的应对之策。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既要搞突击性的“火力侦察”,又要全天候地盯住“问题地块”。对卫星图版信息,不搞“一拍定终身”,要不定期地搞“重拍经典”,让造假者立马曝光。同时,对基层国土监管人员懈怠督查,甚至参与造假者造成后果的一律问责到人。当然,要想从根本上禁绝“公路种菜”的闹剧,还必须从制度上入手,使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走出唯GDP的“发展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