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郯城县高峰头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采取建管并重、标本兼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措施,“四结合”助力小城镇旧貌换新颜。
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积极整合、利用好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涉农资金,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的原则,将村庄道路、湿地、小农水、电力、绿化等设施建设资金向农村环境整治片区集中,使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面源污染得到明显缓解,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二是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紧抓当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多、勤、密、广的有利时机,与农村环境连片集中整治紧密结合,积极行动,找准融合点,狠抓落实,力争达到“绿、美、亮、净”的要求。同时,配备了公用垃圾箱166个,分类垃圾箱100个,三轮垃圾收集车14辆,摇摆式垃圾收集车1辆,2吨装载机1辆,叉车2辆,8吨封闭式垃圾转运车1辆,滤液收集车1辆,新建垃圾收集池7个。
三是与强化资金和项目管理相结合。制定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从前期项目申报、招投标、建设管理、质量安全、工程进度、设计变更、竣工验收、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真正确保
资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做到专款专用,力争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做成“上级放心,群众满意”的样板工程。根据上级统一规划,目前已开工建设的蒲汪湿地投资近400万元,水域占地面积150亩,建成后可妥善解决镇驻地、蒲一、蒲二、蒲三、店子、胡井、解庄等周边村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四是与培养村民环保意识相结合。充分开展“小手拉大手、农村环境整治齐动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建立“学校、学生、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网络,充分发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所学校联动一个村庄的影响与辐射作用,培养村民环保意识,促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点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