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山东省蒙阴县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形成了6种增收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突破。据统计,2012年,全县442个村(社区)中,有293个村集体收入超过3万元,比上一年增加了93个,全县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显著提高,村集体经济实力大大提升。
依托区位优势增收
对临靠工业园区、干线公路和旅游景区的村,利用交通区位、旅游资源等优势,实现服务增收和资源开发增收。垛庄镇垛庄社区立足优先发展重点镇驻地优势,开发建设了可容纳100家商户,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裕源板栗批发市场,并在商业街建设商品楼对外租赁,村集体年收入达到300余万元。
产业带动增收
依托种植和养殖特色产业优势,由村党组织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或建设专业批发市场,通过为农户和客户提供有偿服务增加集体收入。坦埠镇诸夏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生产专业村,由村集体牵头成立康益蔬菜专业合作社后,为入社群众提供生产、经营、技术指导、购销等一条龙服务,通过适当收取服务费的方式,村集体年增收近6万元。
土地经营增收
通过集体“四荒”地经营、土地流转、旧村改造等方式,实现集体增收。岱崮镇东上峪村以前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0亩,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由客商统一经营,发展金银花、核桃等高效农业,村集体通过利润分成年增收3万余元。
存量资产经营增收
对集体所有的不动产,以股份合作、使用权有偿转让、租赁等形式,增加集体收入。岱崮镇笊篱坪村依托岱崮地貌旅游开发,将原“三线”兵工厂搬迁后遗留的厂房、宿舍等建筑物租赁给东蒙集团进行保护性修复,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大型旅游度假村——— 上山下乡旅游度假村,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
招商引资增收
利用集体已有建设用地,采取“集体出地、公司出钱、合作入股”的方式用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通过获取分红增加集体收入。高都镇西住佛村积极争取鑫亿达陶瓷有限公司落地该村,村集体通过收取土地租赁费和税收分成的方式,年增加收入5万余元。去年以来,这个县共有岱崮镇坡里村、垛庄镇石山庄村、坦埠镇西坦埠村和沙沟村等26个村通过引进项目实现了村集体增收。
税收分成增收
对黄烟生产专业村,县里统一制定政策,拿出植烟村黄烟税收总额的5%至10%作为村集体补助,促进集体增收。目前,全县共有垛庄镇长明村、高都镇郑家庄村、联城镇张家村和龙榜崖村、桃墟镇黄土沟村、云蒙湖河西新村等53个村依托税收分成实现村集体增收。
此外,该县还实施“破零过三超五”工程,激发村集体增收的内生动力。这个县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大力实施“破零过三超五”工程,在集体经济“空壳”村中开展“破零”工程、在集体收入不足3万元的村中开展“过三”工程、在村集体收入3万元以上不足5万元的村中开展“超五”工程。该县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效纳入乡镇工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考核,明确到今年底,所有建制村集体经济收入必须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目前,该县村集体经济收入过100万元的有6个,比上年增加2个;20万元以上的有24个,比上年增加9个;5万元以上的64个,比上年增加16个;3万元以上的149个,比上年增加6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