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淄博市淄川区“两会”上提出,要把握“发展发展再发展、实干实干再实干”的工作总要求,以“强化创新引领、加快转型升级”为工作思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加快结构调整,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着力提升社会民生保障水平,着力深化改革创新,促进富饶秀美幸福新淄川建设。
5年300亿元
坚持工业立区、工业强区不动摇,按照“抓大、扶强、促新、助微”的思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更高层次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5年300亿元”技改计划,扎实开展“装备水平提升年”活动,加快建材冶金、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力争年内完成企业技改投资60亿元以上。支持企业引进世界一流技术和设备,争取用2至3年时间使80%以上的传统产业装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充分发挥建陶、水泥两大产业联盟作用,加快成立冶金、机械等产业联盟。
114个项目
今年淄川区首批推出总投资328.3亿元、年度投资128.6亿元的114个项目,并严格实行大班子领导挂包和重点项目指挥部“两线”推进法,充分运用调度、督导、通报、点评等手段,实施项目会审、并联审批、绿色通道等制度,全力加快项目建设。
同时,完善“一区十园”发展格局,推进项目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支持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进一步完善10大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科学确定功能定位,完善基础设施,全力打造项目建设和财税增收的主阵地。
高效特色农业
淄川区将改革突破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进一步调整扶持政策,突出抓好林果、食用菌、畜牧、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建设,培植提升食用菌、富硒蔬菜等名优品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制定淄川区有机农业发展规划,支持太河、西河整建制创建有机农业强镇,重点突破淄河滩3000亩有机连片种植示范基地。同时,深入推进农村改革步伐,加快土地经营权和林权流转,年内完成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强化农业招商,引导工商、金融资本注入农业发展,加速产业融合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41项实事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今年,淄博市淄川区财政集中投资3.2亿元,继续为群众办10大类41项实事。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力争年内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实现再就业6000人。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政策,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推动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过渡。
同时,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水平。启用区社会福利养老中心,完善居家养老社区照料服务,加快建立新型养老保障体系。新建1600套保障性住房,新增60户廉租住房补贴。
此外,进一步推进社会事业。继续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启用般阳中学新校,推进城区南部小学建设,抓好镇中心幼儿园升级改造,大幅提升办学条件和水平。强化学校、幼儿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推进校舍安全重点工程,严格校车运营管理,确保校园内外学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