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经济 > 城镇观察

垦利县采取多措施保护农村公路建设生态环境

时间:2013-01-17 11:15:01  来源:问绿网  作者:问绿网

    近年来,垦利县农村公路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全县行政村通路率、好路率分别达到100%和96%。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坚持生态环境“最小程度破坏、最大程度保护、最强力度恢复”的公路建设原则,采取各项措施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在思想上筑起坚固的堡垒

    领导班子迅速统一了思想,确定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实现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方针,并设立办公室,采取周例会、周汇报的形式,施工组向领导汇报生态保护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现场对问题进行解决,确保不留死角,并对下一步工作重点进行部署。

    推进保护工作制度化、主动化

    健全招投标制度,将环境保护费用列入到安全文明施工费用中,大力推进工地安全文明建设。出台了《农村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要求现场管理人员监督执行,将定期检查和临时抽查、明察与暗访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资金专户专储,合同计量支付,保障资金落实到位。

    科学前期路线规划,做到最小程度破坏、最强力度恢复

    始终把前期路线规划当做重点来抓,充分考虑到道路所带来的噪声、废气的影响,对沿线水利设施与水土保持的影响,开挖与填筑路基对自然植被覆盖的影响等,结合工程地质条件,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对破坏的自然植被,用植树、种草等方法最大限度的进行恢复,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将先进施工工艺应用到工程实践

    把先进的就地冷再生技术引入到老路大修改造中,要求施工企业引进先进的冷再生机,严把质量关,既避免了新占耕地、水塘等造成生态破坏,也会降低成本,节约国家人力、物力、财力;路基填筑采用铺设水泥稳定碎石的方法,大大提高了路基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砂石路面沥青稀浆封层技术的应用,能够起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作用,确保了道路质量。

    建立起农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

    不断探索创新农村公路养护新模式,及时出台了《垦利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等规定。实行“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运行机制。对辖区内农村公路进行定期养护管理“三评”,即“月评、季评、年评”,以挖补面积及养护里程为依据,以全年评比的平均分数兑现“以奖代补”资金,确保对所有农村公路的全面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