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枣庄滕州官桥镇将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作为工作重点,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为切入点,狠抓农村基层廉政建设,不断强化对村级“钱袋子”、“笔杆子”和“印把子”的管理,促进了村级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
管好“钱袋子”
坚持强化制度管理,提升财务管理标准,专门出台了《官桥镇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明确每月1至7日为报账日、8日为村级财务公开日。由镇纪委、经管站组成督导工作组,每月对各村财务公开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现场拍照存档,并及时通报村级财务管理情况。年内累计代管村级资金6811.4万元,代理资金余额1520余万元,清退不合格发票87张,避免损失2.6万元。
把好“笔杆子”
坚持以责任促规范,全面落实民主理财制度,强化村级财务支出签字权,实行村书记、主任、会计、理财小组、党总支、经管站长和镇长“七签字”制度和财务及时公开制度,全力打造“玻璃钱柜”,使村级财务支出更加阳光、透明。同时,按“民主决策、司法审查、政府审核和公开公示”的工程流程,对村级所有合同、协议、担保等重大事项实行重点监管,年内共发现不合理合同7个,避免经济损失2.9万元。
锁住“印把子”
坚持把村级公章监管作为化解农村各类复杂问题的“牛鼻子”,专门设立了村级公章监管中心,采取“一村一柜,一柜两锁、专人负责”的办法,对全镇51个行政村公章实行统一委托代管,严格执行公章审批程序,建立详细记录公章加盖事由、具体经办及签批等内容的公章管理台帐,给村级公章戴上了“紧箍咒”,有效防止和杜绝因公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损失。全年累计盖章5660余枚次,拒绝不合理盖章1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