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打造绿色生态示范镇
——寿光市纪台镇坚持科学发展推动城镇建设工作纪实
纪台镇位于寿光南部,弥河东岸,青银高速186路口处,与昌乐、青州两县市搭界,是寿光的南大门。总面积90平方公里,辖72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人,耕地7.4万亩。先后被授予蔬菜标准化生产先进单位、种植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潍坊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小城镇建设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经济发展情况
(一)农业发展情况
纪台镇有着多年的蔬菜种植传统,是典型的蔬菜生产专业镇。近年来,我们立足农业优势,突出产业调整,通过积极走农业产业化生产之路,提升经济实力。
一是走品牌之路。注册了“纪都”蔬菜商标,成立了田丰农业发展公司,并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纪都”蔬菜品牌,对全镇所有市场的蔬菜外销统一加贴了“纪都”蔬菜商标,使蔬菜销售全部达到商标化;积极申报“纪台长茄”地理产品标志;狠抓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突出了
纪台蔬菜特色,进一步打响“纪都”蔬菜品牌。
二是积极建设农业园区。近年来,纪台镇与蔬菜产业集团合作,规划建设了周家瓜果种植基地、七彩庄园、农圣庄园、齐家农业园区、王牟农业园区等10处标准化农业示范园区,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54家,并形成了园区与合作社的全面覆盖。同时,规划建设了中慧养殖基地、康正养殖场等6处标准化养殖基地和方东、安家两处水产养殖场,农业标准化规模进一步扩大。
三是做大做强黄桃产业。纪台镇黄桃,是当地农民利用弥河滩沙土种植出的优质绿色果品,其口味纯正,耐储运,适宜做罐头、果脯等食品。为使黄桃生产的销路和价格保持稳定性,成立了我市首家以黄桃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弥金”商标,规划建设了“万亩黄桃生产基地”。每年4月份,镇党委政府组织开展以赏桃花、品黄桃罐头、游纪国古迹、看文艺表演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客商纷至沓来,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
目前,全镇有高温大棚3.4万个,拱棚1.2万个,户均2个以上大棚,种植面积达到了5.5万亩。全镇形成了以茄子、辣椒等种植和畜牧养殖为主导、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格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1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0元,人均存款达到1.7万元以上。
(二)工业发展情况
为繁荣镇域经济,纪台镇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规划了纪台、东埠两大工业园区,目前已落户兴源食品、新天地肥业、兴旺水泥制品、香乐食品、华美助剂、金阳光化工、昌盛化工、纪都机械、海能科技等企业20余家,增加了地方收入,繁荣了当地经济。
同时,我们突破纪台工业薄弱基础,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引进成效显著。近年来分别在寿北的渤海化工园、临港工业园、侯镇项目区落实了神润发复合聚酯纤维、兴源机械、茂源包装、光学树脂、布鲁斯格环保设备、焦亚硫酸钠、凤祥机械等10个过亿元的大项目,进一步拉动了地方税收的增长。
(三)小城镇建设情况
一是聘请专家对镇区进行了高标准规划设计,形成了以镇区驻地和中心村为重点的居民集中居住区。以公寓楼建设为重点,充分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通过商业开发和迁村并点,在全镇规划了镇区、玉皇、前曹、堠坡、东刘、任家、三官七大居民集中居住社区。目前玉皇、三官、前曹、东刘社区已建成入住。
二是镇域路网全面改造。围绕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自2009年先后新修顺河路、姜周路、沙场路、堠王路、教育路、园区路、兴刘路、青吕路、粮安路、苏丁路、弥河新区路、曹三路、吴陈路等镇域道路和44条村路共计81公里。
三是投资70万元对青银高速桥涵进行彻底改造,解决了汛期积水通行难题。投资2000万元对尧河进行了清淤治理,新建和修复桥梁18座,铺设管涵48处,平均深挖1.2米,提高了尧河沿线防汛能力,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是扎实做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并制定出台了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实行月月检查,季度评比,年终列入农村干部工资考核。今年先后拆除22个村的乱搭乱建144处,对12个村的违法宅基地进行了集中清理,打通了村内街巷82条,并统一配备了垃圾箱、建设了垃圾池,生产垃圾集中存放,由环卫处负责集中清运。通过整治,三大堆现象基本杜绝,镇村环境明显改善。
五是规划了镇区环形框架。西环的顺河路,南环的纪都路,东环的堠王路,北环的纪田路,对四环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改造。经过两年建设改造,目前纪台镇已形成东、西、南、北四环的道路环形框架,搭建起未来镇域经济发展的宽阔平台。
(四)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纪台镇不断加大基础教育设施投入力度,三年时间完成了纪台一中、二中、中心小学教学楼、公寓楼、塑胶跑道等配套设施建设,优化了工作学习环境,并合并了7处小学,提高了素质教育水平。下半年,继续投入1300万元,新建二中综合楼和公寓楼各一栋,配齐全新教学设施,对校园进行高标准规划,进一步完善绿化、硬化,改善办学条件。
新建了1万平方米的中心卫生院病房楼和6000平方米的中心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为民服务职能显著提升。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扩面、新农保工作,新农保参保人员达到95%以上。主动发掘困难群体中的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在社会面上形成模范带动效应,弘扬良好社会风气。完善社会困难群体救助机制,多渠道筹集爱心救助基金,切实增强救助弱势群体的能力,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活、就医、上学等问题。
二、下一步富民强镇规划目标
一是以发展文化产业为重点打造东方文化园项目。作为我市重点工程的东方文化园项目位于我镇东方村,规划面积200亩。该项目立足挖掘当地文化资源,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弥河风景区的优势,建设集东方朔历史文化、以观音道场为主的宗教文化和旅游产业为一体的文化中心,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北方普陀”。并在此基础上深挖安致远才子碑、晚读亭、纪国点将台、古长城遗址等旅游资源,借助黄桃文化艺术节扩大当地旅游产业。
二是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重点搞好社区建设。1、加快在建社区建设进度,充分利用镇区现有空间,盘活闲置资源,开发集中居住区。2、以弥河生态湿地为突破口,开发方西村西闲置地段,建设新型农村社区。3、以纪台顺河路沿线为目标,依托沿弥自然环境优势,定为生态旅游,开发高档生态休闲居住区,建设沿弥新地标。
三是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加大园区建设。1、继续搞好农业园区建设。加大园区投入力度,重点对辐射农业园区内的种植户实行“五统一”管理,率先推行“一卡通”惠农政策。2、以扩大养殖规模为重点加快养殖园区建设,充分利用弥河资源发展淡水养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