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2-10 11:37:59 来源:乐山新闻网 作者:张毅
乐山新闻网讯(林海 记者 张毅)自今年国庆节过后,一伙流窜盗贼将目光盯在夹江县城区的一些小区楼层,他们在“老大”——一个网上逃犯的带领下,利用颇为敏捷的身手,在夜色的掩护下攀楼、翻窗、入室、盗窃,频频得手,这使他们欲罢不能,决定在年前多捞几笔再安心回家过年。却不想,就在他们得意忘形之际,另外几双眼已经将目光盯在他们身上,并牢牢锁定了他们。
10月23日,家住夹江县城区某小区4楼的苏女士洗漱完毕准备出门之时,感觉家中不对,总觉得书桌上少了点什么,她定定神,才惊觉昨晚放在上面的手提电脑和数码相机不见了,转眼看看窗台,发现一扇窗已然半开,晨风吹着窗帘轻轻摇动,苏女士不禁背心一阵发麻。
接到苏女士报案,焉城派出所的民警们感到愤怒:这已经是城区近期来第6起类似入室盗窃案了,被盗小区住户怨声载道,希望警方能尽快将这伙窃贼绳之以法。
为此,夹江警方抽调精干警力针对系列盗窃案件展开调查:一是加强对10月份以来入室盗窃案的梳理工作,找寻发案规律和破案线索;二是组织警力加强对重点小区的巡逻和蹲点守候力度;三是安排民警对发案现场周围进行走访,寻找目击证人和相关线索;四是调取被盗小区的监控录像,力争有所斩获;五是充分发挥刑侦大队力量,对近期进入夹江县境内的人员、车辆进行重点掌控。
一条条线索逐渐汇集,盗窃团伙的轮廓、手法渐渐清晰,案侦民警将重点放在了几个案发小区内部和周围的所有视频监控中。长达近千小时的视频监控录像,分工查看的三名民警一次次认真比对,反复查看,终于发现一个疑点:有三次案发时间段内,镜头的边缘处都会出现一个“晃荡”的瘦小身影,三次“出镜”,是巧合还是必然?
专案组迅速铺开秘密调查,很快,瘦小青年的身影被民警捕捉到,此人名叫吉克某某,凉山州越西县人。案侦民警不动声色,安排警力对吉克进行跟踪。吉克很悠闲,街边吃小吃,网吧看电影,夜间不时溜达到城中小区闲逛,眼神不时瞟向小区的围墙、保安、墙外的水管。他带着便衣民警足足恍了两天两夜,才把民警带到他的“老巢”——城北郊区一出租房。案侦民警随即对出租房进行蹲点观察,确定该出租房房东举家外出打工,房子由邻居帮他租给了外来人员。
一张张照片核对、辨认,4名男子的身份被一一确定,让民警惊喜的是,其中一名叫布曲的男子是一名盗窃惯犯,早被新津县警方进行网上通缉。目标锁定,案侦民警立即制定严密抓捕计划,刑侦大队、焉城派出所20名警力迅速集结到位,随后在该出租房内一举将5名犯罪嫌疑人一举拿下,并当场搜查出居民被盗手机15部以及多部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在他们的枕头下,民警还发现每个人都有作案时带的手套,翻墙、爬楼、撬窗的绑绳、改刀等作案工具。
摆出证据、政策攻心,一场细致严密的审讯,五名犯罪嫌疑人全部供认了犯罪事实。今年10月初,惯犯布曲流窜到夹江县后,找到4个在夹江准备务工的老乡,声称自己的“技术”可以让大家发财。几个老乡对衣着光鲜的他很是佩服,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经过简单的培训,他们掌握了一些“技巧”。随后,几人开始分头行动,不引人注目的吉克某某负责“踩点”,而4名男子蜗居在出租房,等待他带来“目标”。
翻墙、爬楼、撬窗,他们利用深夜潜入居民家中,先后盗窃苏女士等12户居民现金、手机、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物,涉案总价值10万余元。他们将盗窃的现金作为“公款”,供大家生活、购物所用。而盗窃的物品,则全部堆放在出租房中,等待“再捞”几笔,就将全部的“战利品”转移到外地销赃,然后荷包满满,回家过年。
不过他们忘了“伸手必被捉”的古训,靠“技术”发财的希望最终化为泡影,布曲被依法移交新津县警方处理,剩下4人则被“请”进看守所,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