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宪法草案于12月15日,在开罗、亚历山大、阿斯旺等10个省份展开第一阶段公投。公投时间原定从早8时至晚7时。为了让更多的民众充分表达意见,埃及政府决定将投票时间延长两小时。第二阶段的公投将于22日在包括吉萨省在内的另外17个省进行。
在埃及首都开罗,许多中小学的校园都被用作临时投票站。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公投,这一天还被官方定为假日,乘坐地铁全部免费。
在马达利叶区的纳赛尔中学也设有投票箱。学校四周,有许多荷枪实弹的士兵负责警戒。入口处也有军警把守,附近还有不少身穿便衣的安全人员协助安保工作。人们必须出示身份证才可以进入校内。
事先领取了选票的人们排着队,很有秩序地依次经过投票箱,投下自己的一票。选票不计名,分设“同意”和“反对”两种。记者注意到,投票者中有许多女性。
穆斯林兄弟会成员拉齐克告诉记者,他一大早就来了,排了很长时间的队才轮上投票。他兴奋地说:“埃及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可怕,我们都支持新宪法!”
宪法公投引发了埃及社会的分化,支持者和反对者严重对立。据埃及媒体报道,为确保公投安全、顺利地举行,埃及在全国各地出动了12万名士兵、13万名警察、7000多辆装甲车,卫生部门紧急抽调了近百辆救护车,以防不测。14日夜,就在公投开始前的几个小时,在地中海岸边的城市亚历山大海滨,支持和反对宪法的两派居民爆发流血冲突。截至记者发稿时,埃及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有23人在冲突中受伤。
宪法公投是穆尔西政府眼下压倒一切的“要务”。为此,穆尔西已多次主持召开政府会议,就相关保障和组织工作进行部署,以保证公投草案顺利通过。在具体操作上,各投票站根据投票者的性别、年龄和身体状况,分设老年组、青年男性组和女性组等。据统计,埃及拥有合法投票资格的选民约为5100万。根据规定,如果参加投票者半数以上赞成,则宪法草案即获通过。
埃及最大的反对派组织“全国拯救阵线”号召其支持者投否决票。埃及媒体分析说,宪法草案公投获得通过的可能性较大。一方面支持宪法草案的穆斯林兄弟会拥有庞大的基层机构,其动员和组织能力很强。另一方面,世俗派中的许多人并不愿去投票,认为投票本身就是对宪法草案的支持和对宪法起草委员会工作的肯定。
宪法草案公投是埃及政治生活和形势动荡后国家转型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如果处理稳妥,将有助于埃及形势恢复稳定,弥合各方分歧,使国家逐步走向正轨;否则,如果处置失当,则可能会激化矛盾,使社会陷入更大的分裂之中,中东媒体这样认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