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2012年春运公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时间:2012-01-14 09:27:52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瞭望新闻周刊

  排险春运公路

  受客运总量大、时段集中、恶劣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2012年春运公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1月8日,2012年春运首日。

  8时40分许,一辆从广东惠州开往四川泸州的大客车,行驶至贵(阳)毕(节)高等级公路大方段时冲出路面,坠下约8米高的路基,造成4人死亡(包括1名儿童),38人受伤,其中5人重伤。

  当天16时,昆沪高速贵(阳)新(寨)段又发生交通事故,导致1人死亡、9人受伤,另有1人失踪。

  受返乡客流量大增、雨雪恶劣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春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公安部门统计,元旦以来,全国已发生6起一次死亡5人以上,2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

  此前在1月5日召开的2012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德学介绍,2006年以来,春运期间共发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18起,其中超速、超员、疲劳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造成的重大事故占90%。

  多位地方官员和专家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建议,春运中要重点做好跨境长途客运车辆的安全管理,在落实安全监管措施时,做到预防与应急处置并重。

  跨境长途客运隐患

  相关部门预计,受客运总量大、时段集中、恶劣天气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2012年春运较之往年,安全形势更为严峻。

  1月8日,国新办就春运形势等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铁男在会上表示,2012年春运客流量预计将达31.58亿人次,同比增长9.1%,创历史新高。而且由于元旦、春节相隔较近,节前客流将高度集中。

  其中,道路旅客运输量将达28.45亿人次,占总运量的90%。

  在农民工输出大省安徽,当地政府预计,2012年春运客运量将达到7892万人次,超过全省人口总数。其中道路运输客运量最大,预计可达6270万人次,同比增长10.3%。

  客流量大、时段集中之外,春运正值一年中最为寒冷之际,容易出现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天气。

  中央气象台预测,2012年春运期间天气为中等偏差趋势,雨水偏多,雨雪、雾霾天气较多,河北、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将会出现雾霾天气,江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将有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严重影响道路通行。

  在北方,目前正迎来一年中最冷的气候,降温降雪预计将伴随整个春运过程。

  对于西南山区,低温雨雪天气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易引发交通事故。在极端恶劣气候条件下,公路桥梁路面和隧道口等处易出现凝冻结冰,增加了道路的险情。

  相关专家指出,各地各相关部门通过采取预判和防范、“高速公路低速运行”、部门联动应急处置等措施减少交通事故,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严查跨境长途客运的超速超载等违规行为,应是当务之急。

  有地方公安交管部门人士告诉本刊记者,根据当地多年处置经验,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大部分是跨境长途客运车辆,主要是驾驶员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加上路况不熟、道路湿滑所致。

  据其透露,尽管各方多番作为,但目前对超速超载等违规行为仍存在管理不严、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如西南地区“1·4”特大交通事故的大客车核载53人,实载57人,至事故发生时累计行驶时间达28.5小时。虽然有两名驾驶员轮流驾驶,但人均驾驶时间都比较长。

  严查客车违规

  各地对长途客运加强管理,各有举措。总的原则,是严格监管,严查超载,乃至强制驾驶员休息、杜绝疲劳驾驶;受极端天气影响时,则采取警车开道、撒盐除冰、降速行驶等措施。

  自2011年7月开始,山西对高速公路7座以上客运车辆实行夜间分时段限行措施;20时后客运站不再发车,22时后不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对零时之后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过境车辆,引导至服务区强制休息。这一措施施行之后,全省高速公路尚未发生一起客运车辆交通事故。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客运总站出站口,本刊记者看到,每发一辆车都有两名车站工作人员上车检查。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主要检查客车司乘人员知否超载,详细记录客车有关状况。

  在1月10日的石家庄市客运总站车辆出站登记表上,记者又看到,当天出站的车辆车牌号、终点站、核载人数、实载人数、标志牌、行驶证、驾驶证、道路运输证、从业资格证、驾乘人员签字、检查人员签字等一应俱全。

  来自山西省长治市的郭姓司机告诉本刊记者,这几年车站安检力度都很大,只要出车,车站肯定要对车进行安全例检,没有疏漏,“超载的客车很少,查到后要罚很多钱,比你多拉几个人挣的钱还多”。

  在石家庄市裕华路口高速公路收费站内,高速交警设立了检查站。本刊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辆从石家庄至邢台的中巴车驶入高速公路,立即有交警上前示意要求靠边停车检查。司机告诉记者,车是从石家庄市客运总站发来的,出站时车站人员就检查了一次,交警是第二次查,到服务区时还要接受一次检查。

  河北省高速交警总队石家庄市支队民警马淑阳说,他们主要检查车辆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违规行为,春运启动后加大了对客车的检查力度,在高速公路途中的服务区也设立了临时检查站。“防止客车在高速公路行驶途中停车载客,在服务区如果发现车上人数与进收费站时人数不符合,就要对车进行处罚。”

  但严密检查下,疏漏也不是完全没有。本刊记者了解到,多处高速交警与车辆查验信息尚未联网,车辆驶出车站后,在到达收费站接受交警检查前,属于监管空白区,如有违规行为就很难被发现。

  本刊记者在某处高速公路收费站外侧,就发现有一些客车停靠在路边,有司机大声招揽着乘客。一位候车的乘客告诉记者,他经常在这里等车,不少客车从市中心的客运总站出发后,都会在进高速公路前停在路边几分钟,多拉几个人。

  多位受访交警反映,现有条件下还不能对客车做到全程监控,车辆行驶途中不可能随时有交警上车盘查,较可行的办法是在车内安装监控设备。目前,部分地区警方正加紧探索与运营公司、车站间进行信息共享,减少安检成本,更有效地排查隐患。

  综合施策以彻底排险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的专家建议,长远而言,宜建立国家应急管理中心,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协调合作能力,同时建立跨境长途客运管理机制和标准,以保障春运交通安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发展很快,但在怎样提升交通管理水平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危机管理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涂光晋说,我国缺乏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协调机制,虽然机构多,但职能交叉、多头管理、分段管理、分行业管理是当前应急管理体制的明显弊端。

  从往年实际情况来看,高速公路信息发布、共享与沟通也仍然不畅。一遇极端天气,部分高速路段不得已采取封闭措施,但又未能及早对公众进行大范围明确告知和疏导,导致堵上加堵。

  此外,跨境长途客运管理滞后,部分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薄弱,一些车站源头安全管理亟待加强。

  受访专家建议综合施策,以保障春运期间恶劣天气下的道路交通安全。其一,完善应急机制与加强日常管理相结合。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幸强国提出,可建立专门的综合性应急管理机制和法律保障制度。建立国家应急管理中心,作为极端天气情况下的宏观协调机构;建立标准统一的信息发布制度,向社会公众准确、及时、全面地发布预警信息。

  同时,应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日常管理。在一些危险路段、隧道口等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地方,实施24小时最高等级警戒。采取严防、严管、严查、严处“四严”措施,坚决禁止问题车辆上路。

  其二,建立科学有效的跨境长途客运管理机制和标准,制定严格的制约和监督措施。跨境长途客运驾驶员必须强制休息,杜绝疲劳驾驶。西南部分山区地形复杂,高速公路中常建有桥梁、涵洞,加之部分路段坡陡、弯急,路况不熟的外地驾驶员易发生交通事故,建议在凝冻等特殊时期规范采取警车开道、撒盐除冰等措施缓慢通行。

  其三,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协调合作能力。部分专家认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涉及公安、交通、民政和地方政府等诸多部门和单位,应协调各部门形成联动,条块结合。“条”就是协调指挥、沟通信息、研判形势;“块”就是落实责任,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实施责任倒查制度,堵住管理漏洞。另外,还应确立多主体参与原则,重视应急管理领域民间团体、商业力量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其四,加强源头管理,严格查处超速超载等违规行为。教育、引导安全管理人员和驾驶人员提高风险意识。对超速超载等行为可按照查处酒驾的标准施以“重刑”,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可终生取消驾驶员的驾驶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