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众网报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滨州市69个村的真实写照,由于不通公路,连姑娘都不愿意嫁到这些村子里来。2013年5月滨州市正式启动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活动,这69个村将彻底结束不通公路的历史,摘掉“光棍村”的帽子。近日,大众网记者实地走访了这些村子,村级公路网化工程给当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通路
孩子上学困难,外出打工不便,姑娘嫁不进来,就连小商贩都不愿来
滨州市无棣县棣丰街道办事处的小吴家村村民吴大爷介绍说,“我们这个村曾经8年没添过一个孩子,外村的姑娘谁也不愿嫁过来,都是因为没有路啊!” 据吴大爷介绍,这个村建国以来就没有修过路,更没有硬化过,一到下雨天,路上便成了泥潭,村里人出不去,外边人进不来。村里一共有200多人,打光棍的就有四五十人,外村的姑娘谁也不愿嫁到这个村,就连这个村的村委班子成员也有三人是光棍。因为路不好,卖水果、鸡蛋、蔬菜的商贩也都不愿意来小吴家村。
“一遇到下雨天,孩子上学变得很麻烦,路上全是泥糊涂,校车根本开不过来,都是大人背着孩子到另一个村口,才能坐上校车。”无棣县交通局局长李强介绍小吴家村时说,不通公路,村里人想到镇上或县里打工也很难,因为一旦下了雨,他们就不好出去,就容易迟到或旷工,所以工厂也不愿意招这个村的人。
这样的困境在这69个村是普遍现象。
惠民县皂户李镇园子李村村民以种植白蜡树苗为主要的经济收入。在没有修通公路时,树苗卖的很不好,很多的商贩一听说村里不通公路就直接不来了。
滨州市体育局来陈坡牛村任第一书记的李宝玉说,“来这个村后,才真正发现不通公路村民真是困难重重。”孩子们上学要到四五公里外的学校,一遇到下雨天,村路都变成了泥潭。这些孩子们有的就不去上学了,有的孩子是被家长用手推车推着趟着泥泞的村路去上学,机动三轮车或电动车根本用不上。
筹资金
市县财政拨一块、乡镇财政补一块、村民自筹一块,多渠道筹集修路资金
为解决这69个村子的出行难问题,2013年5月滨州市正式启动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活动。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活动主要是实现农村公路三大目标,一是解决村级断头路问题,实现主要街道与邻近公路的连接通达;二是改善和实现村与村之间的必要通达;三是每个行政村建设一到两条主要街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市县财政按照每修一公里公路给予12万元的补助,乡镇财政补助一部分,村民自筹一部分。“村级公路每一公里的成本大约是35万,村民自筹的那部分其实压力不小。”滨州市交通局农村公路管理处处长王玉超介绍说,人口几百人甚至一两百人的小村要筹集资金不容易,尤其是没有什么经济收入的村子。
在无棣县佘家镇门道口前村,为了修通村里的公路,一位开纺织公司的村民李建军一次性捐了15万。“加上上级补助的12万,基本上能修通一公里的路了。”无棣县交通局局长李强说,一些在外工作的村民都捐的比较多,尤其是干企业开公司的村民富裕了,捐钱很是大方,有个村一位叫王雪峰的村民一次性捐了50万。
像这样个人一次性捐款几十万的情况并不多见,滨州市体育局来陈坡牛村任第一书记的李宝玉说,“陈坡牛村一共就100来人,村民又都没什么钱,捐钱只是杯水车薪。除了市县的财政补助,我们局里无偿拨了30万。”
69个村子克服了种种困难,从种种渠道筹集资金,终于通了路。
修了路
69个村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通路,给这些村子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好了,小吴家村已经通了公路,1700米长4米宽的公路直通村里村外,和外界联系变得非常方便了。”李强说,现在孩子们再也不用担心下雨耽误上学了,村民可以外出打工了,可以做买卖了,富裕了自然就会有姑娘愿意嫁到这个村,“光棍村”的帽子也就要摘掉了。
陈坡牛村村民一位陈大娘说,“随着公路铺好,一些商贩也开始进村了,卖水果、蔬菜、生活日用品的买卖人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如今笔直的公路直通惠民县皂户李镇园子李村村外,大批的商贩争相来园子李村抢购白蜡树苗,大大提高了这个村的经济收入。“现在结婚都用一个长长的车队迎亲,有的从村西头排到村东头,再也不用管下不下雨了。”康汝华笑着说,村民种树苗发财了,结婚仪式也越来越隆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