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交卫生费的时候,但“这门头房卫生费到底按照啥标准收?”最近不少门头房业主向本报反映这费用收得有些不明不白。连日来,记者先后调查省城数十家门头房,揭开卫生费收取乱象。不但收费主体杂乱,而且收费标准也不统一,有的说按照面积,有的说按照行业,同样大的门头房,卫生费相差可达近10倍。更有甚者,有的门头房收,有的门头房则不收。
乱象一 面积同样大小 收费可差10倍
“我们这里不论面积大小,一律收540元。”高女士在天桥区济泺路上经营一家店铺,面积不到20平米。从上个月以来,不断有人来催交卫生费,收费人员自称是工人新村南村办事处环卫所的,不论门头房面积大小,每年一律收取540元。“我上次看报纸上说过,明湖东路上不到20平米的小店铺一年只需要交180块钱,到我们这里为啥就交三倍的钱?这卫生费到底按照啥标准收?”高女士感到不解。
走访发现,不但不同区之间的收费金额不同,即便同一个区内不同
街道之间的收费也不尽相同。收费标准更是多样,有的按照面积收费,有的按照行业收费,还有一些则按照每天1元钱的标准收。在记者走访的数十家店铺中,同样是一家50平米的店铺,在长清区五峰路全年只需要交120元卫生费,而在历下区窑头路上的店铺,按照每平方米2元交纳,一个月就要交100元,全年要交1200元,差不多大的店铺两个地方收费竟相差10倍。
乱象二 收费可以砍价 托人情能免费
霍先生在经六路上经营一家小餐馆,面积只有不到40平方米。他说,餐馆于去年6月份开业,刚开业3个多月时,几名自称是槐荫区青年公园环卫所的人上门收取卫生费,按照物价局的收费标准,这个餐馆要交400元,这笔费用主要用于店铺门前的清扫和垃圾收集,只要是沿街的门头房,都得交这个钱。
在调查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有的店收,有的店不收的情况并不少见。济泺路上一家店主说,凡是外地人开的店铺,一般都得交卫生费,但是很多本地人却不用交,“既然是统一的收费,为啥本地人和外地人两样呢?”另一位店主则说,去年她找了一下熟人,没有交卫生费,但是今年不想再为这500多块钱欠人情了。
乱象三 收费主体不一 说涨价就涨价
在天桥区边庄社区开门店的秦女士说,她以前在其他地方开过门头,当地的环卫所每年都会收卫生费,保洁员给打扫门前的人行道,因此她对卫生费并不排斥。但搬到边庄这边之后,前几天来了几个人,自称是边庄社区居委会的,收沿街门头房卫生费,每个月30元,一次性收齐半年的,而且不给开发票。秦女士起了疑心,“别的地方都是环卫部门收卫生费,这里咋变成居委会了?就算居委会代收,也应该给我们开环卫部门的正规收据和发票吧。没有发票,我怎么相信这不是乱收费?”
在走访的数十家门头房后,发现:卫生费的收费主体不一,收费方式更是五花八门。长清五峰路上店主出示的收据为长清区城管局,济泺路和明湖东路上的则分别为工人新村南村办事处和东关街道办事处的环卫所,窑头路上的则为窑头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