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新闻 > 地方联播

五一假期城乡游客双向“对流”明显

时间:2012-05-01 10:36:53  来源:问绿网  作者:问绿网

    昨天(4月30日),“五一”小长假进入第二天。记者对比往年“五一”小长假发现,今年城乡游客“对流”明显,市民对假期的安排更加合理,出行更加理性,旅游扎堆现象较往年有所缓和。

    乡村农民

    来城市里休闲

    近几年每到“五一”时,总会出现大量市民潮水一样“流”向广大乡村,参加各种采摘游、民俗游等。今年一个明显特点是,广大乡村农民“流”向大城市的明显增加,呈现出几乎对等的“双向对流”之势。

    记者假期在济菏高速、济馆高速注意到,从聊城、德州、泰安等地前往济南的车辆特别多。其中,很多散客来自各市农村。进城农民挤进商场、广场、书店、文博场馆等,对城市休闲产品的需求量大增。

    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陈国忠说,相比城市提供给进城农民较为完备的休闲产品,17市乡村环城市休憩带建设还明显滞后。陈国忠认为,市区常住居民在50万人以上的城市,都应该尽快将环城游休憩带建设纳入计划。

  游客主动“避热”

    “你们那个地方游客多吗?”“现在订房还能订上吗?”4月30日,沂水县山东亲情沂蒙旅游集团副总鞠鹏注意到一个情况,今年游客在选地方过“五一”时,体现出较为明显的“避热”心理,大多游客根据当地旅游供给情况以及舒适度选择出游目的地。因此,尽管今年沂水县旅游仍然十分火爆,但是景区拥挤不堪、道路交通堵塞、游客无处住宿等乱象明显比往年减少。

    济南南部山区因为景区扎堆,每年“五一”都会出现严重的交通堵塞现象。去年,有的市民花了4小时才“蹭”到景区,因为无处停车又返回市区。4月29日,记者驾车去南部山区九顶塔景区,用了不到两小时。路上尽管有堵车,却没有被堵死的现象。

    小长假成为山东旅游成熟度的一块“试金石”。高客流之下,山东居民休闲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旅游休闲的地域空间也更加广泛。因此,尽管省内局部地区客流又现“井喷”,但旅游供给充分,市场明显有序得多。

  旅游简报有点

    “马后炮”

    自2008年我国实行新的放假办法,“小长假”进入国人生活之后,在我省,居民新的休假习惯和观念业已形成,但软、硬件方面,仍存在诸多的不足。

    目前,游客要想了解一个景区、一座城市、一条高速道路的客流情况,即使个人打电话咨询,有时也很难了解到准确的信息。旅游部门每天公布的假日旅游简报,处于“马后炮”的尴尬中,且统计的准确性颇受质疑。

    能不能建成一个针对旅游假日的“瞬时预报系统”,可以供人们随时查询旅游城市、景区、重要交通节点和道路的瞬时客流,随时掌握旅游目的地的实际情况?省旅游局信息中心闫向军表示,目前我省旅游部门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到今年“十一”前,基本可实现对省内景区瞬间客流情况的随时查询、掌握。

    众景区借活动 吸引游客眼球

    昨天,我省各景区全面进入客流高峰,为揽客推出的各种活动如火如荼地上演。

    30日,全省城乡旅游市场火爆。在济南,各种形式的生态休闲游、历史文化游、乡村采摘游以及赏花节庆等纷纷登场;淄博玉黛湖举办BOBO音乐节,吸引了周边不少游客前来体验;菏泽牡丹、芍药竞相开放,赏花会引发游客高峰。

    5月1日起,济宁泗水县首届槐花艺术节开场,同期,西侯幽谷景区首次向游客开放。青岛即墨海泉湾度假区酒店、温泉赶在节前与游人见面。

    山东省旅游部门调查显示,自驾游、近郊游仍是今年“五一”小长假主流的旅游消费方式。除本省散客活跃外,北京、河南、河北、江苏等外省游客较多地出现在我省各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