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新闻 > 地方联播

日照渔业资源减少 船老大无奈转为雇工

时间:2012-04-24 14:55:26  来源:问绿网  作者:问绿网

  眼下正是渔船出海捕鱼的季节,可是在日照市东港区大泉沟村大泉沟码头,50余条大船都未出海停靠在码头,出海的是一些小船,但即使出海,也入不敷出。据了解,由于油价、人工费持续上涨,加上今年捕鱼量又少,不少大船干脆停歇。

  干了两个月

  赔了一万块

  23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大泉沟码头,与之前捕鱼季一派繁忙的景象相比,码头上静谧了许多,30余条大船被绳索紧紧拴在渔港内,随着海浪颠簸,而在岸上还有20多条大船干脆就没下海。

  偌大的海面上只有几条小船在漂浮,岸上的渔民把打捞上来的海货进行分类。今年45岁的渔民陈先生就是这里面的一员,他家有一条小船,23日出海总共打捞了11.7斤爬虾,50余斤小鱼,还有一些其他的海货,“现在爬虾25元一斤,小鱼2元钱一斤,剩下的海货能卖个200元左右,出海一趟的收入大约在600元左右。”陈先生说,“雇了一个人,管饭,一天费用200元;出海一趟油钱大约在200元至300元,这一趟也就剩100元左右,还不包括我和我媳妇的工钱。”

  陈先生介绍,他今年2月份开始出海,可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不但没挣钱,反而赔了1万块钱。

  “各项费用加起来,每次出海要捞500元以上的货才能挣到钱。现在打捞量根本不稳定,今天这还算好的,平时爬虾打捞不到10斤。”陈先生说。

  为什么折本还要干,陈先生告诉记者,他们雇人一般过年期间就要签订合同,一签就是3个月,这3个月期间不管出不出海都得付工钱,不干的话可能赔得更多。

  据介绍,大船一个工人一天的费用在400元左右,且出一趟时间长、油钱多,所以现在很多大船根本不出海,“大船不敢雇长期工人,只能临近出海现雇人。”陈先生说。

  61岁船老大

  如今重新当起雇工

  今年61岁的任先生从18岁就开始出海,已经与海打了40多年的交道。从刚开始跟着别人干,后来自己买小船、买大船,再后来自己当老板,可从去年开始,他却重新当起了雇工。

  任先生介绍,他家现在有一大一小两条船,“大点的船儿子用着,另一条船我用。”往年这个时候正是在海里捕捞的季节,可如今他却穿着皮靴给别人干起了养殖。“每个月工资2500元,管吃管住,要比出海挣得多。”

  61岁重新给别人当雇工,任先生坦言是迫不得已。“我的两条船现在都停在码头里,没办法,出海不但不挣钱还折本,还不如出来给别人干呢。前几年一条小船一年能挣个三五万,这两年越来越难干,不少人出海都折本。”

  任先生介绍,去年大船上雇一个人只要200元多点,而今年要400元左右,“大船出一趟海一般在6到10天,需3000元左右人工费、2000元左右油钱,还不算管工人饭等一些额外费用,算下来根本不挣钱。”

  捕捞强度大

  捕鱼量逐年递减

  日照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一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日照共有大大小小2600余艘捕鱼船,“近几年的捕鱼量都在逐年递减。”该负责人解释道,“目前水温比较低,鱼还没开始往这游,等水温上来以后资源可能多一些。”

  另据了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捕捞强度大,而海洋恢复慢,导致渔业资源越来越少。据介绍,针对渔业资源的减少,日照市每年都会组织放流,且还划定了保护区,建立人工鱼礁与海洋牧场,“我们也在尽最大努力保证渔业资源的恢复。”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