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3-25 09:09:01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柴安东
中广网烟台3月2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山东省放缓经济增速预期,在发展方式转变中追求均衡发展。
在山东烟台,一条环保门槛把五十多个污染项目拒之门外,对张裕葡萄酒等众多能创造绿色产值的企业项目在土地、信贷等领域却一路绿灯。在山东德州平原县,当地政府放弃市中心近2亿元收益的商业房地产项目,转而建设成了廉租房。住在这个名叫温馨家园的小区里,低保户孙秀秀心里热乎乎的:“靠着幼儿园也近,那边就是大医院,也有银行也有超市,反正平时生活是真方便,出门嘛的也方便,这可真是个好地方。”
正在朝着国内产值5万亿元俱乐部高歌猛进的山东省,主动将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确定为9.5%。要知道,增速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减少数百亿的经济规模。经济减速慢行,让各地埋头蛮干、盲目追求速度的冲动少了,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抬头看路的理性开始回归。在青岛,更多的外贸企业通过优化出口结构等措施跨出了打价格战的“内部互掐”境界,出口价格提高了10%的同时,还赢得了出口量的猛增。青岛市商务局局长马卫刚介绍说:“推进出口结构优化工程、扩大进口工程、服务贸易发展工程、跨国经营企业培育工程,实现增长速度与调整结构的同步推进,传统对外贸易向现代国际贸易方式的转变。”
单纯求增长的发展冲动降温的背后,是民生财政的扩容。2012年,山东省级公共财政预算直接用于民生方面的重点项目投入达到324亿元,比去年预算增长25%。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和城乡低保标准,开工建设3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培训城乡劳动者110万人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让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市民薛峰说:“我们的低保的标准已经提高了三次了,我们真地是非常高兴。”
主动放缓经济增速预期的同时,山东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目标均提高到了10%。在这“一升一降”中凸显的是发展理念的转变。山东省发改委主任张超超表示:“十二五时期,我们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关键是在我们经济的质量上,尤其是针对我们山东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还不高的情况下,我们着力提出了提质增效,突出民生优先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