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新闻 > 地方联播

女子惨遭碎尸 六年后凶手归案

时间:2011-09-09 12:54:49  来源:水母网  作者:水母网

    ■ 失踪6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失踪者亲属盼破案

    ■ 民警封闭3个月,从数亿条信息线索里查找疑点,悬案终浮出水面

    ■ 又历时半年,挖掘土石方7000余立方米,70余块碎尸骨重见天日

     2004年9月25日至2011年8月3日,烟台市公安局芝罘分局经过6年多的不懈努力,以“不破此案不收兵”的韧劲,面对失踪人生死不明、案件性质不确定、时空跨度大等实际困难,经过两届党委、四轮侦破专案组艰苦细致的缜密侦察,最终从搜集的数亿条信息线索中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于2010年12月7日下午在烟台、合肥将6年前抢劫、杀害郑兰英并碎尸、抛尸的犯罪嫌疑人常新野、王成国抓获归案。为了将此案办成铁案,烟台市公安局芝罘分局又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历时半年多,克服重重困难,于2011年8月3日在芝罘区崆峒岛将被害人遗骸成功挖出,至此震惊烟台的郑兰英失踪6年被害碎尸大案彻底告破。

    失踪女子银行卡被提款,疑犯戴着“棒球帽”

    2004年9月25日,烟台市公安局芝罘分局接到郑某报案,称其28岁的女儿郑兰英突然失踪,郑兰英租房内的笔记本电脑、3万多元现金等不翼而飞, 郑兰英的一张银行卡也于报案当日上午被一戴棒球帽操东北口音的男子在某银行柜台前提走4.9万余元。接到报案后,烟台市公安局芝罘分局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以时任局长雷兴华亲自挂帅的专案组,抽调相关单位精干力量全力开展侦破工作。

    由于没有犯罪现场,只有东北口音的男子在银行提款时模糊的监控录像线索,加之案发前郑兰英长期租房单独居住,社会关系跨越12个省市,且因做生意得罪过许多人,甚至有的扬言要报复她,特别是案发后社会上又有她在某商场露面的传言,这些都为此案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是遇害,还是为躲避仇家故意隐身?虽经大量工作却一直无法定论。专案组决定,先查清到银行提款的东北口音可疑男子,再确定下一步侦查方向。

    专案组首先对提款人的影像和音频资料进行高清晰化技术处理:此人约为20—35岁,长方形脸,颧骨略高,身高1.7米,中等身材。据初步了解,符合上述条件的东北境内和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东北人约有1000多万人。为尽快找到提款人,专案民警兵分两路,一路民警围绕郑兰英的社会关系,查找符合提款人面貌特征和口音的人。另一路民警寻尸觅迹,坚持“两个不放过”,即不放过任何与郑兰英失踪案有关的疑点;不放过任何与郑兰英可能死亡有关的现场。侦查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用了一年的时间重点排查了1200多人,死亡现场31起,待查线索13000多条。然而,郑兰英失踪一案仍石沉大海。

    专案组追踪30多万公里,“棒球帽”却像人间蒸发

    2005年12月,徐景华局长调任烟台市公安局芝罘分局后,沿着前任局长的侦破思路接力奋战,先后12次听取案件情况汇报,排除了“受害人可能活着”的思想干扰,及时调整侦破力量,使侦破民警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看到了一丝希望。

    时任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孙言诚、胡昆佐,三任刑侦大队大队长孙宝东、曲冠令、赵顺等领导相继牵头并靠在专案组里,具体指挥案件侦破,留下了大量宝贵的侦查资料。这期间,由于机构调整,许多领导和专案组成员的工作虽然发生了变动,但历届领导对此案的侦查工作却一直没有放松。

    截至2010年4月,前三次专案组共赴黑龙江、吉林、辽宁、广东及我省的15个城市,行程20余万公里开展调查,不仅郑兰英生死不明,东北口音的提款男子如同从地球上消失一样。

    2010年5月,备感压力的徐景华局长决定重新调整侦破力量,第四次成立专案组。在案情分析会上,徐局长态度坚决地说:“从郑兰英的财物已被他人非法占有这一点看,郑兰英极有可能遭遇不测,本着对受害者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查清这一悬案。”

    专案组日夜奋战了6年后,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东北口音的提款男子很可能是一个高智商罪犯,作案时经过周密策划,洗掉所有犯罪痕迹后隐身潜藏起来的。如果继续停留在对郑兰英社会关系的调查上,将会限制侦破思路。于是,根据对提款人的口音分析,专案组果断决定,将侦查范围确立在以辽阳、丹东、锦州、吉林、长春等一带,然后再向外地延伸。在长达8个月的内查外调中,专案民警带着犯罪嫌疑人的照片和录音,先后奔赴长春、辽阳、丹东、锦州、四平等地,又从这些地区扩大线索,延伸到桂林、济南、青岛、威海、淄博等地,行程10余万公里,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下,搜集符合提款人体貌特征和口音条件的各种信息线索达数亿条。

    6年阴霾终现曙光,两疑犯先后露出“尾巴”

    如此多的信息,既令人兴奋,又使人烦恼。怎样在短时间内将犯罪嫌疑人比对出来?仅靠分局的技术力量,恐怕需要好几年。为解决这一难题,专案组积极争取省有关部门高端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依靠高科技手段,攻克了软件技术难关,为顺利比对数亿条信息线索打下了基础。

    为尽快比对出犯罪嫌疑人,专案民警王世忠、吴学东吃住在单位,切断与外界联系,运用逻辑推理、实体追踪、分类分析等方法,不分昼夜地忘我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个多月的封闭式艰苦工作, 2010年10月25日,王世忠、吴学东终于完成了对数亿多条信息的检索任务,使犯罪嫌疑人逐渐清晰起来:在广西南宁市打工的28岁的辽宁省辽阳市人王成国浮出了水面,他的面貌特征和口音与在银行提款的男子极为相似,为慎重起见,分局请公安部专家进行鉴定,结果令人惊喜:王成国的面貌特征和说话声音与银行取款人完全吻合。此刻,郑兰英失踪悬案终于有了实质性突破。

    专案组立即兵分两路,深入调查。一路赶往广西南宁市查找王成国下落,另一路留在辽阳市调查王成国的社会关系,以期发现同伙。调查中,很快一个叫常新野的人引起了专案民警的怀疑。此人29岁,无犯罪前科,是芝罘区人,6年前与王成国关系密切,案发后两人突然断绝往来,常新野则去向不明。专案组决定把常新野列为重大犯罪嫌疑,并一查到底。

    2010年12月2日,专案组获取了常新野在浙江省绍兴市打工线索后,立即派王世忠、吴学东赶往绍兴,对常新野展开全面布控。徐局长压抑着内心喜悦明确要求,为确保两人落网,在没有发现王成国准确下落之前,决不能惊动常新野,以防打草惊蛇。

    警方准备跨省抓捕,两疑犯突然同日返烟

    正当专案组紧锣密鼓准备抓捕的时候,在绍兴布控的民警获悉了一个重要情报:常新野将于12月7日下午从绍兴乘飞机回烟台,同日,王成国也在南宁冒了出来,他已购买了12月7日的机票,准备从南宁飞往青岛再回烟台。

    两人同时回烟,是巧合还是另有目的?专案组认为,不管他们回烟的动机如何,先抓捕为上。正在这时,布控民警反映,近期常新野和王成国联系频繁,焦躁不安,行为异常,针对这一情况,专案组要求两处抓捕必须协调一致,不能出现任何一方逃脱。一张抓捕两凶犯的大网在烟台、绍兴、南宁三地悄悄张开。

    12月7日11时35分,来自绍兴的飞机在烟台机场徐徐降落后,常新野即被民警秘密锁定控制。乘车离开机场后,常新野急忙给王成国打电话告知已安全抵烟,王成国也告知常新野在南宁机场已通过安检准备登机。

    12时12分,当王世忠和吴学东在南宁随王成国一起登机后,烟台抓捕组开始收网,跟踪民警抓住市区一十字路口亮出红灯的有利时机,出其不意地将常新野控制在车内,成功抓获。

    15时30分,当王成国乘坐的飞机在合肥机场停留中转时,意外情况发生了,狡猾的王成国再次打电话给常新野,当发现无人接听时,处于高度戒备的王成国突感情况不妙,撒腿朝机场外逃窜,在其身边布控的王世忠和吴学东反应迅速,追上前去,飞身将其扑倒在地,王成国挣扎了两下就束手就擒了。

    为筹措毒资,对经济殷实的郑兰英下黑手

    犯罪嫌疑人常新野、王成国归案后,审讯工作随即展开,企图顽抗的常新野、王成国在强大的政策攻心下,没几个回合就交待了抢劫杀害郑兰英并碎尸的罪行。

    原来,2004年9月份,犯罪嫌疑人常新野因吸毒而经济拮据。为筹措毒资,实现“一夜暴富”的目的,他将经济殷实的郑兰英纳入实施抢劫杀人目标。为了逃避打击,常新野在作案前对实施犯罪、获取赃款、销毁犯罪证据、潜逃等各个环节都做了周密策划,选择了从未来过烟台、没有前科的辽阳市朋友王成国作为帮凶。两人达成抢劫杀人碎尸作案的共识后,先租用了兴隆街一楼房作为犯罪实施地,又买了绳子、胶带、斧头、刀以及大容量盛血的塑料盆等作案工具,并对如何诱骗、捆绑、杀人、碎尸等犯罪细节进行了精心策划和反复实验。

    在自认为“万无一失”的前提下,9月24日傍晚,常新野利用假身份,以谈生意为由,将郑兰英诱骗至兴隆街出租屋内,采取捆绑、恐吓、威逼等犯罪手段,索取了银行卡密码后,到郑兰英在桃花街的租房内将笔记本电脑、3万元现金等物品拿走。次日上午,经过伪装的犯罪嫌疑人王成国来到某银行从郑兰英银行卡里提取了4.9万元现金。

    25日晚,常新野、王成国按计划在出租屋内将郑兰英杀害,并残忍地将尸体肢解,当晚将被害人的内脏、皮肉等丢弃在黄务姜家疃附近的河沟里。由于头骨等不易剁碎处理,26日上午,两人选择崆峒岛一僻静海滩,将受害人头颅等尸骨埋在其中。销毁犯罪证据后,两人均分赃款后分道扬镳。

    此次回烟,是因两名犯罪嫌疑人作案后一直惶恐不安,特别是近段时间,郑兰英临死的惨状,常常出现在两人的恶梦之中。当获知崆峒岛不久将进行整体搬迁开发旅游时,他们更加心惊肉跳,整日担心施工会挖出骨骸,败露罪行,于是两人终于沉不气,打算偷偷潜回崆峒岛将骨骸神不知鬼不觉地挖出砸碎后扔进大海。没想到,美梦未成却双双落入法网。

    为寻尸骨民警筛查土石7000余立方米

    虽然被害人的遗骸能否找到对案件定罪审判没有太大影响,但为了对法律负责,徐景华局长要求专案组克服一切困难找到被害人的遗骸,把此案办成铁案。

    2010年12月9日,分局组织刑侦、法医、边防等部门力量,分别押送两名犯罪嫌疑人进岛,对现场进行指认和挖掘。根据两名犯罪嫌疑人的回忆,他们将被害人的遗骸埋在崆峒岛后山一处防空洞附近的山坡上,然而,崆峒岛后山有两处防空洞,由于时间久远,原来的地貌特征已发生很大变化,犯罪嫌疑人只能想起大概位置,无法指清具体埋藏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分局只好采取“地毯式”挖掘战术,以犯罪嫌疑人所指的大体埋骨位置为中心,向四周扩展10亩地面积,调集刑侦、巡警、社区保安,在崆峒岛驻军的大力支持下,每天保证至少20人,采取人工与机械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挖掘工作。仅从2011年3月至8月上旬,参战民警和工作人员就挖掘、回填土石方达7000余立方米。

    在采访中,赵和平政委感慨地告诉记者:在半年时间里,挖掘民警和工作人员们经受了巨大的考验,冬天,他们喝着冰冷的海水淡化水,有的拉肚子直不起腰来,也要坚持到现场指挥挖掘;夏天,成群结队的黑色蚊子和松毛虫子轮番攻击他们,个个被咬得全身疙瘩成片,没有一个人退缩。

    70余块尸骨陆续出土,被害女沉冤得雪

    今年7月28日上午,时刻牵挂案件进展的徐景华局长和赵和平政委带领刑警、边防等部门领导乘船来到崆峒岛,他们踩着泥泞来到挖掘现场,仔细查看地形。此刻,1号防空洞上方山坡已不是郁郁葱葱的绿草地,而是一片被翻卷的黄土,挖掘面积已大大超出犯罪嫌疑人指认的方向,继续在此处挖掘已毫无意义。于是,徐景华局长果断作出决定:转战2号防空洞山坡。

    “前面的努力和付出说明我们快要成功了,你们还要坚持,说不准,三四天后就挖了出来。”徐景华局长的一番话是在给参战民警打气、鼓劲,更是吹响的冲锋号,令在场的王世忠和吴学东信心百倍。

    事隔5天,崆峒岛果然传出了好消息。

    8月3日中午,大雨刚停,王世忠、吴学东就与挖掘机司机迫不及待来到泥泞的2号防空洞,在正上方30米处的山坡上开始作业,13时30分,在王世忠、吴学东的密切注视下,突然一个人的头颅骨露出了土层,王世忠、吴学东喜出望外,长长松了一口气。随后刑侦技术人员到达现场,细致清理,共发现被害人尸骨约70余块。经收集固定后送往省公安厅,经过DNA鉴定,确认这些尸骨均为被害人郑兰英的。

    (本文被害人、嫌疑人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于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