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9-08 09:59:41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韦丽丽 陈美洁
发现老人跌倒不要急于扶起
卫生部:
发现老人跌倒不要急于扶起
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受伤死亡的首位原因。发现老年人跌倒时应该怎么办?卫生部9月6日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
指南提出,如老人意识不清,在场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有外伤、出血,应立即止血、包扎 ;有呕吐,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保证呼吸通畅;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如需搬动,应保证平稳,尽量平卧。
指南提出,如老人意识清楚,应询问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对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不能记起,可能为晕厥或脑血管意外 ,应立即护送老年人到医院诊治或拨打急救电话;有外伤、出血 ,应立即止血 、包扎并护送老年人到医院进一步处理 ;查看有无提示骨折情形,如无相关专业知识,不要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需搬动,应保证平稳,尽量平卧休息;发生跌倒均应在家庭成员或家庭保健员陪同下到医院诊治,查找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跌倒风险,制定防止措施及方案。
《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是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组织编写的伤害干预系列技术指南之一。同时发布的指南还有《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干预技术指南》《儿童溺水干预技术指南》《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等。据新华社
卫生部9月6日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从具体的医学技术层面指导人们在遇到老年人跌倒时应该如何处置。9月7日,记者从岛城医院了解到,行人发现老人摔倒后直接将其送医的很少 ,市民一般是拨打120将救护人员叫到现场,由120送老人去医院 。对于具体该如何搀扶老人,几乎没人知道。另外,由于媒体曝光出诸多诸如扶老人做好事反被诬为肇事者的案例,不少人对于老人摔倒要不要扶“有顾虑”,多数人表示要先留证据再帮忙。
数据
老年人跌倒发生率挺高
谈起跌倒对老年人的伤害,感受最深的要数骨科的医生们。
“老年人骨折的越来越多了,一天就能接收四五个。”青岛市立医院东院区骨科主任滕学仁介绍,意外受伤导致骨折的病人中,老人占了一半,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摔倒造成的。“跌倒对老年人的伤害非常大,已经成老人首要的伤害因素。”滕学仁说,老人跌倒后多数会骨折,甚至会因此致残。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后果严重,已经成为老年人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市中心医院骨科主任马伟介绍,近来老年人摔倒导致骨折的特别多,约占老年人骨折的80%。老人摔倒后往往最容易造成脊柱骨折,约一半的老人会得腰椎压缩性骨折,再就是髋部骨折,能占到30%~40%,其他的还有踝部骨折等。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信息,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 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跌倒死亡率为49.56/10万,女性为52.80/10万。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年人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5亿,按照30% 的概率估算,每年全国将有4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一次跌倒。老年人跌倒已经造成了沉重的疾病负担。
回忆
扶起老人送医的很少见
由于老年人体质下降,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都在不断退化 ,所以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在马路上遇到老人跌倒,人们一般是如何处理的呢?记者在岛城各医院采访发现,行人发现老人摔倒后扶起并将其送进医院的事情并不多见。
“很少,最近没有遇到,也没有听说这样的事。只是在几年前的时候遇到过一次,具体已经记不起来了。”市中心医院急诊外科主任王青山在仔细回忆后,才隐约记起一个这样的病例,但因为隔的时间太长,细节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
“我就知道一个这样的病例,就是前年大年初一的时候,正好遇到下雪,一个老大爷不知道晨练还是串门,结果跌倒了,是一个过路的人把他扶起来,并把他送到了医院。”市立东院急诊主任张华告诉记者,其他的就很少听说了。
“以前有过这样助人为乐的事,但现在很少了,几乎见不到。”三医急诊科主任于增智介绍说,这种情况在医院确实比较少见,跌倒的老人要么是120送来的,要么就是家人送来,这几年还没遇到路人送来的。
而市立东院急诊科的宋医生介绍说,他在急诊外科工作五六年了,但到目前为止,路人扶起跌倒老人并送医的他还一个都没有遇到。
讲述
好心人多数选择打120
“路人帮忙拨打 120,并帮着将病号抬上车这样的事倒是有,差不多每个月都能遇到。”于增智告诉记者,很多市民在遇到老人跌倒后会第一时间寻找家属,或者拨打120。市立东院急诊科的宋医生也表示,他们接诊的摔倒老人要么是家人送来的,要么就是120送来的。
“老人摔倒的情况我们出诊时经常遇到。”401医院急诊室一名出诊的医护人员介绍说,他们接到120调度中心的电话后,会立即赶往事发现场,一般情况下是老人在地上躺着,拨打120的好心人会在旁边站着,周围还会围着不少人,但是上前搀扶的寥寥无几。可能有时候遇到懂急救知识的会上前抢救,但这种情况极少。
“我们经常接到路人打电话求救的。一般是好心人看到老人摔倒后直接打120,打完之后就在一旁等着医护人员到来,有的会打完电话就走。”市120调度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有的老人在赶早市或者出门锻炼身体过程中会出现意外,这种情况家人不在身边,周围路过的好心人看到后就会打120,有些不懂的还会打110。
调查1
发现老人跌倒,扶不扶?
有市民称“反正我是不敢”
路遇老人摔倒,你会怎么办?记者在市民中调查发现,这一原本并不复杂的问题,却因为诸多彭宇案之类的案例变得复杂起来。
在崂山区工作的小蒋告诉记者,他的第一反应是去帮忙,但是担心被误认为是自己撞倒了老人,小蒋又放弃了这种想法:“说实话,现在已经不是会不会的问题了,而是敢不敢的问题,反正我是不敢了。”
小蒋的观点代表了不少市民的心声。“如果是开车,我肯定不会去搀扶,根本说不清楚。”每天开车上班的娟娟称。而市民朱先生说,做好事代价太大,说不定会赔上名誉,所以干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然而更多的人陷入了一种矛盾和纠结中,不扶过意不去,扶了又怕惹祸上身,咋办?“可能到时候的反应就是赶忙去扶,应该想不了这么多东西,如果不扶的话,心里肯定不安,很矛盾。”在市南区上班的白领小如说。“伤得不重的话可以自己起来不用扶,重的话扶也起不来,直接打110、120就行了。”另一名受访市民表示。
为了化解这种矛盾,不少市民的做法是在扶之前要保留好证据 。“我会在过去扶之前打开录音,大声问,老爷爷,你怎么了?他说了他是怎么摔倒的,然后我上去扶。”受访的王女士告诉记者,经过一番思考,最终决定采用这个办法。有的市民则表示,会上前搀扶,但会叫着另外的人作证,或者先拍照留证据。甚至有的市民表示,必须准备摄像器材并上前询问,录下整个搀扶过程并备份,否则绝不上前搀扶。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50余名市民,其中只有1人不假思索地表示看到老人跌倒“会去扶”,约两成人明确表示“就当没看见”,三成多表示“扶之前要保留好证据 ”,其他人则在扶不扶之间纠结。
调查2
发现老人跌倒,怎么扶?
多数市民不知该如何搀扶
老人跌倒可能是因为突发疾病,也可能是意外受伤,到底该如何搀扶老人呢?
“一般就是问问老人哪里不舒服,然后试着搀着老人的胳膊,如果不能站起来就没办法了。”受访的郭先生表示,对于具体该如何扶这个问题他还从来没有仔细想过。
“老人摔倒了扶起来就行 ,还分怎么扶吗?”今年25岁的王帅说,他从没听说还得分怎么个扶法,“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不懂。”
家住市南区的井丽艳说,前段时间她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当时她从徐州路路过,看到几位老人坐在台阶上聊天,聊天的过程中一名老人突然从台阶上掉了下来,面朝下趴在了地上,头部被磕破了。“我当时想去扶她,但不知道是因为啥摔倒的,所以就没敢扶。”井丽艳说,当时老人摔下来后好像是昏迷了,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周围的老人看到情况后,也没有去扶她,而是去找她的家人。
“这种情况我也遇到过。”家住南京路的王先生说,在八大湖小区,有的老人坐在树下乘凉,坐着坐着就往前扑倒了,他当时想上前将老人扶起来,但是被路过的一名男子阻止了,那名男子称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倒的,最好不要扶,可能会帮倒忙。
“说实话,如果老人摔倒了,他的状况是很难判断的,即使是专业的医生也不一定能准确判断,更别说是普通的市民了。”在一家三级医院急诊科工作的外科医生告诉记者,多数市民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搀扶。
记者当天随机调查了50名市民,其中46人不知该怎么扶,只有几名家里曾经有老人摔倒过的才知道这方面的常识。
■律师说法
救人是首位但也应谨慎
“救了人反被赖的很少。”山东雅博律师事务所盛少华律师说,他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这种人有但还是少数。遇到老人跌倒 ,救人还是第一位的,但是救人的时候要自我保护,最好眼前能有证人,如果没有证人可以拨打120。
现在不少市民表示救人前会先录像,这种办法可行吗?是否能作为法律证据呢?盛少华说,如果只有画面的话,人家可以说是出了事之后再录的,所以光录像不行,还得有声音。
盛少华称,如果好心人救了人之后,被救的人反咬一口,这样从道德上将应该受到谴责,从法律上将是虚构事实,是一种诬陷行为,但这种不是碰瓷,构不成刑事责任,不过可以追究民事责任。在有证据的情况下,可以起诉被救人,要求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同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损失有两部分,在打官司的时候误了工,可以要求赔偿物质损失,根据侵害方过错的程度、性质和支付能力,还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抚慰金。
■相关新闻
岛城百岁老人共有647位
青岛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截至目前,青岛市 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达131.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7.29%。老龄化程度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名列第三位,仅次于北京、上海。
7日,记者从市老龄办了解到,10月5日是老人节,他们将从9月10日到10月10日开展“敬老月”,给高龄、残疾、特困和失能老年人购买电视、轮椅、拐杖等。据悉,目前岛城有647名百岁老人,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有109岁。
青岛市百岁老人中年纪最大的是家住市北区的王玉玲,今年已经有109岁。从百岁老人的分布看,农村的百岁老人密度大,尤其是城阳水库周边,百岁老人有好几位。在老人节期间,市老龄委将到老人家中看望这些百岁老人。同时,他们还为高龄、残疾、特困和失能的老年人购买电视、轮椅、拐杖等。据介绍,从2008年开始,通过社会募集、企业赞助和市直部门出资共给400余名贫困老人购买了彩电,并送到老人手中。
另外,老人节期间市老龄办还将动员社会各界与孤寡、空巢 、特困、高龄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实行长期帮扶、及时救助。
(责任编辑:于阳阳)